[发明专利]中间穿越叠落侧式换乘车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4639.4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邱蓉;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穿越 叠落侧式 换乘 车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站的一种换乘型式。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建设方面都朝着综合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结合地形选择合适的车站布置形式,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并根据换乘客流量的需要,尽量缩短乘客的走行距离,减少人流交叉。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可分为同站台换乘、节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等。
同站台换乘是指主要换乘方向的乘客在同一个站台上完成两线间的换乘。乘客换乘距离较短,但车站宽度大,换乘站占据的地下空间大。
节点站台换乘是指将两线立体交叉的重叠部分作为换乘节点,采用楼梯直接连通两线站台的换乘方式。通常,上下层站台的平面呈“十”字、“T”型或“L”型。各个方向的换乘通过一次上楼梯或一次下楼梯即可完成,但若站台宽度和楼梯位置布置不当,容易造成站台上的客流堵塞的情况。
站厅换乘和通道换乘是指乘客下车由站台经过站厅或通道进行换乘。这样易于对换乘客流分流疏导,减少人流交织,但是乘客换乘距离较长。
以上换乘形式均受车站站厅——站台的平面制约,空间发展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间穿越叠落侧式换乘车站,当换乘车站受地下管线、路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限制,车站宽度不能设置过宽时,采取一条线路中间穿越、另一条线路车站站台上下叠落的“T型”换乘布置型式,既能通过换乘节点实现“站台-站台”的短距离换乘,又化解了地下空间有限、设站宽度受限的困难,促成了车站独特的建筑形式,同时创造了新颖的地下空间;车站双向换乘均实现了“台-台”的换乘,走行距离短,换乘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间穿越叠落侧式换乘车站,两条城铁线路相互成直角或斜角交叉通过,在交叉处设置换乘车站,在站内换乘,车站在垂直方向分成三层布置,分别是上层站台、中间层、下层站台,其平面布置和空间关系为:其中的第一条线路上行线站台及第一条线路上行轨道与第一条线路下行线站台及第一条线路下行轨道在垂直方向上下叠落分开布置,分别设置于上层站台和下层站台,上层站台和下层站台之间设置有中间层,站厅设置于中间层,是侧式车站;第二条线路上行线路轨道和第二条线路下行线路的轨道设置于中间层的两侧,中间层的中部是第二条线路上行下行共用站台,是岛式车站,在水平方向与第一条线路交叉通过,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上层站台和下层站台之间的空间,站厅设置于上层站台,与第一条线路上层站台同高,其线路穿越第一条线路车站的中间层的站厅,将其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端头厅;两条城铁线路形成T型岛侧换乘;
上层站台站厅层付费区与中间层的第二条线路上行下行共用站台之间设有相通的楼梯和扶梯,第一条线路上层站台层的乘客由此换乘至第二条线路站台层;中间层的第二条线路上行下行共用站台与下层站台之间设有相通的换乘楼梯和扶梯,第一条线路下层站台层的乘客由此换乘至第二条线路站台层;第二条线路中间层上行下行共用站台的乘客换乘至第一条线路的站台层,同样的路径反向即可;
上层站台站厅层付费区与中间层的两个端头厅之间分别设有相通的楼梯和扶梯,中间层的两个端头厅与下层站台之间分别设有相通的换乘楼梯和扶梯;第一条线路下层站台的乘客经过此两层楼梯和扶梯由下层站台上至上层站台出站,第一条线路上层站台的乘客经过此两层楼梯和扶梯,由上层站台下至下层站台上车。
所述车站全部位于地下,上层站台为地下一层,中间层为地下二层,下层站台为地下三层。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当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遇到复杂环境,采用现有的站厅、站台节点、通道等换乘形式在平面上受到制约,没有布设的条件,为满足换乘要求,则需要在空间上拓展,本发明提出了新型的换乘方式。
本发明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复杂环境下的车站,它的优点:
(1)适合车站埋深较浅,占地面积较小;
(2)适合车站的设置宽度因地下管线、路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而受限;
(3)预留换乘节点小,实施方便;
(4)换乘功能优,车站双向均实现了“台-台”的换乘;
(5)车站宽度窄,施工时,对道路交通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换乘车站地下一层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换乘车站地下二层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换乘车站地下三层平面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换乘车站纵剖图;
图5为本发明换乘车站横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焊丝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剂
- 下一篇:覆膜焊丝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