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利虹吸输液控制龙眼冲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4071.6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薛进军;吕鸣群;谢长智;孙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虹吸 输液 控制 龙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利用乙烯利虹吸输液控制龙眼冲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是我国最重要的南亚热带木本果树之一,全国有龙眼面积700多万亩,是世界栽培龙眼面积最大的国家,为农民增收,山地绿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龙眼的花芽是混合芽,春季萌芽后花叶并长,由于叶片竞争养分的能力大于花,通常影响花的生长,有时使花穗上的花全部落掉,使花穗变成新梢,称为“冲梢”。尤其是花穗抽生期如遇高温,有利于营养生长,冲梢可导致绝产,给农民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有效控制冲梢是龙眼栽培技术中的一个重点。目前,控制龙眼冲梢主要有以下方法。
1.人工打小叶控冲梢
方法是花芽萌动以后,随着花穗生长、花穗上小叶的抽生,人工将小叶去除。人工打小叶的优点是:抑制了营养生长,促进花的生长,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冲梢;缺点是人工打小叶用工量大,打一次往往不能凑效,加之冲梢速度快,人工打小叶不能达到完全控冲梢的目的。
2.乙烯利杀小叶控冲梢
控冲梢药剂主要是乙烯利,利用乙烯利把花穗上的小叶杀死。药剂控冲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花芽萌动前后开始喷,一种是花穗抽生开始出现小叶时喷。药剂控冲梢的优点是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缺点是用药浓度受气候、品种等因素影响大,药效不稳定,浓度大容易杀死花穗,浓度小杀不掉小叶。而且龙眼多种植在山上,树体高大,很难喷施周到。因此,生产上乙烯利控冲梢没有全面推广,导致龙眼冲梢时有发生。
综上所述,龙眼冲梢是目前龙眼生产上的一个重点、难点,发明更为有效的控制龙眼冲梢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乙烯利虹吸输液控制龙眼冲梢的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乙烯利虹吸输液控制龙眼冲梢的方法,在龙眼花穗抽生的红叶期用乙烯利溶液对龙眼树进行虹吸输液,有效的控制龙眼冲梢。
具体步骤是:于龙眼花穗抽生的红叶期,在距地面与人体高度相当的树干或枝杈上吊一个装了1.5~2.5L乙烯利溶液的容器,在主干光滑处钻一个孔径1.5mm-2mm的小孔,将输液器一端放入容器底部,通过吸球将乙烯利溶液吸上来后,另一端插入主干上的孔中进行虹吸输乙烯利溶液的过程。
乙烯利溶液的浓度为200~400 mg/kg。
本发明利用乙烯利虹吸输液杀死龙眼花穗上的小叶,其最大优点是省水,特别适宜缺水的山区龙眼使用。而且操作简单,省工,成本低,十分利于推广。
实施例
2012年3月15日,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果树标本园以10年生盛果期桂香龙眼品种为试材,株距3m,行距5m,虹吸输液2L乙烯利溶液,浓度分别为300 mg/kg、600 mg/kg、900 mg/kg,以输清水为对照,每处理5株树。2011年4月25日盛花期调查,虹吸输液乙烯利的处理没有1个花穗出现冲梢,控冲梢率达到100%,而喷清水处理的对照冲梢率为32.8%。处理还发现,600ppm、900ppm乙烯利虹吸输液导致少量枝条落叶,随浓度增加,落叶加重。因此,300ppm乙烯利虹吸输液处理控冲梢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