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从油中分离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4026.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泽;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7/72 | 分类号: | C07C37/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新型的从油中分离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分离剂,离子液体与酚类化合物结合形成离子液体相从而实现油酚分离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酚混合物的组成为芳香烃和直链烷烃。
3.芳香烃和直链烷烃为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十二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酚类化合物为苯酚、烷基酚、萘酚或二羟基或多羟基酚如间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0%;所述的油酚混合物也可以是含酚馏分段的煤焦油或者含酚馏分段的煤直接液化油,所述煤焦油酚含量为5%-35%,煤液化油的酚含量为5%-40%。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的通式为[Cnmim]+X-,其中Cn代表C1-C20的烷基、卤代烷基、或羟代烷基,优选为乙基和丁基;其中X表示氟、氯、溴、碘、四氟硼酸根或者六氟磷酸根,优选为氯、溴、六氟磷酸根。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为1%-40%,离子液体与酚类化合物摩尔比为0.1-5.0,优选为0.5-3;分离温度为0-150℃,优选的温度为10-40℃;分离时间为1-300min,优选为2-30min。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离子液体和酚形成的混合物的分离采用的醚类包括乙醚、甲乙醚,丁醚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醚;使用醚类反萃离子液体时,操作温度为0-100℃,优选为5-30℃,时间为5-60min;反萃醚相与离子液体相比为1-5,反萃次数1-4次。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离子液体和酚形成的混合物的分离也可以采用惰性气体,氮气、氩气在高温下进行气体分离离子液体和酚,气提的温度为120℃-220℃,优选为150-180℃。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酚类化合物含量为1%-40% 油酚混合物;
(2)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萃取剂,萃取分离真实煤焦油、煤液化油或步骤(1)配制的油酚混合物中的酚类化合物,得到油相和离子液体与酚混合物相;
(3)分离结束后,对离子液体与酚混合物相使用醚类化合物反向萃取离子液体相或氮气气提的办法,把离子液体与酚分离,实现离子液体循环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0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