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砂浆的改性橡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3931.4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8/22 | 分类号: | C04B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26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砂浆 改性 橡胶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砂浆中添加的橡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橡胶是固体工业废弃物的一种,随着橡胶工业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旧轮胎、橡胶制品及其边角废料不断增多。废旧轮胎由于难以降解,易燃,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容易形成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4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已超过1.12亿条,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亿条,废旧轮胎己成为新的固体污染源。这些轮胎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具研究表明,橡胶聚合物作为混凝土添加剂使用,可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磨耗性能,压缩弹性模量随橡胶增加而提高,并随橡胶含量变化无明显劣化趋势。但橡胶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填充到水泥砂浆中,由于其表面为憎水性,与无机胶凝材料不相互交融,与砂浆基体的界面粘结较为脆弱,形成薄弱区域,过低的强度会大大限制橡胶集料水泥砂浆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若采用对橡胶颗粒改性的方法,可提高橡胶颗粒与无机胶凝材料的粘结能力,但由于橡胶颗粒表面积有限,与偶联剂的结合能力不强,造成改性效果不佳,影响与砂浆界面的粘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砂浆的改性橡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普通橡胶与无机胶凝材料相互不交融,与砂浆基体的界面粘结较为脆弱,形成薄弱区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用于砂浆的改性橡胶颗粒,所述橡胶颗粒的细度为30~50目,橡胶颗粒的表面经碱液处理去掉其憎水表层呈粗糙表面,橡胶颗粒的表面还经水浴热合连接了偶联改性剂。
所述橡胶颗粒是汽车废弃轮胎经机械粉碎、研磨、洗净加工处理而成。
这种用于砂浆的改性橡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橡胶颗粒在碱液中浸泡,去掉其憎水表层呈现出粗糙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燥后在40~70℃的水浴环境下,将处理后的橡胶颗粒和偶联改性剂加入水浴容器中搅拌,干燥后得到改性橡胶颗粒。
所述碱液为浓度4~6%的NaOH水溶液。
所述橡胶颗粒在碱液中浸泡4~6小时,经揉洗、过滤后,用清水冲洗2~3次,再进行过滤、烘干,烘干后进行水浴。
所述水浴容器中的搅拌是在300~800转数下搅拌30分钟。
所述偶联改性剂由以下物质制备而成,其物质含量以占橡胶颗粒的质量百分比计算:
偶联剂: 3%~5%;
引发剂: 0.1%~0.3%;
减水剂: 3%~5%;
水: 30%~50%。
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引发剂。
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改性显著提高了橡胶颗粒与砂浆的亲和力,改善了砂浆的开裂性和拉拔强度,降低了砂浆材料的压折比,可用作建筑工程中砂浆的抗裂组分。此外,通过碱液处理可使橡胶颗粒表面腐蚀,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与偶联剂的结合,改善改性效果,提高了改性橡胶颗粒与砂浆的剪切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橡胶颗粒是利用汽车废弃轮胎经过机械粉碎、研磨、洗净等加工处理而得到。由于其原料来自废旧汽车轮胎,因此本发明的改性橡胶颗粒本身也是一种环保产品,有利于固体废物资源化。
本发明配制的抗裂砂浆力学性能见下表
以上实验引用下列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58-2004)。从上表可见,本发明的14天拉拔强度比掺加普通橡胶颗粒的抗裂砂浆要高,28d抗压强度接近,28d抗折强度大幅提高,砂浆压折比大幅度降低,提高了砂浆的弹性。因此,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橡胶颗粒与无机填料的亲和力,改善砂浆的柔性,可以大幅度降低砂浆压折比,并提高砂浆自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橡胶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橡胶颗粒、2-憎水表层、3-偶联改性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