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908.5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金磊;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5/08 | 分类号: | E05B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设备 之间 联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各设备之间的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铁路呈现出跨越式大发展的趋势,铁路朝着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在操作人员对电力机车的高压设备进行操作或者维修方面,仍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
只有在确保操作人员接近高压电器设备时,受电弓处于降弓状态、主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机车原边电路已经接地以后,才能保证操作人员对高压设备进行操作或者维修的安全。因为网侧电路的电压与接触网的电压相同,通常在上千伏,操作不当时,很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目前的机车中,没有提供一个在操作高压设备时维护人员安全的保护系统,或者系统还不够完善。这样,在操作人员操作有误,或者机车网侧电路没有接地,而操作人员并不知情,继续对高压设备进行操作,这很容易对操作人员构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受电弓操作为降弓位,且将一级安全联锁钥匙操作至取出位,拔出所述一级安全联锁钥匙,插入高压接地开关上对应的锁芯中,将高压接地开关操作至接地位置;此时所述一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锁闭位;
拔出所述高压接地开关上的二级安全联锁钥匙,并插入钥匙箱对应的锁芯中,取出所述钥匙箱中的三级安全联锁钥匙,并打开对应的高压设备柜门;此时所述二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锁闭位;
所述三级安全联锁钥匙为多;
所述一级安全联锁钥匙为蓝色,所述二级安全联锁钥匙为黄色,所述三级安全联锁钥匙为绿色。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实现机车各高压设备之间的安全联锁,较好地消除操作人员在对高压设备进行操作时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机车司乘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钥匙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高压电器设备安全联锁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一种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方法,参见图1包括:
步骤11:将受电弓操作为降弓位,且将一级安全联锁钥匙操作至取出位。
步骤12:拔出所述一级安全联锁钥匙,插入高压接地开关上对应的锁芯中,将高压接地开关操作至接地位置。
此时所述一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锁闭位,进行下一步骤。
步骤13:拔出所述高压接地开关上的二级安全联锁钥匙,并插入钥匙箱对应的锁芯中。
步骤14:取出所述钥匙箱中的三级安全联锁钥匙,并打开对应的高压设备柜门。
此时所述二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锁闭位。
为了更好的实现机车各设备之间的联锁控制,本发明还配备了机车钥匙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钥匙箱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钥匙箱1包含二级安全联锁钥匙2和三级安全联锁钥匙3,三级安全联锁钥匙3可以为多个,钥匙箱可根据机车的主机厂设计的产品结构进行设计,其中,三级联锁钥匙是可以相互通用的钥匙,在钥匙箱内设有安全联锁控制系统,钥匙箱上的每把钥匙都有2个操作位置,即“锁闭位”和“取出位”。
与钥匙箱上各三级安全联锁钥匙相对应的安全联锁,分别安装在机车各高压电器设备的柜门上,只有通过钥匙箱上的联锁钥匙才能打开其相对应的高压电器柜门,并且柜门被打开后,联锁钥匙将被锁在柜门上不能被拔出,只有关上柜门后,联锁钥匙才能正常取出。
机车在正常运行时,三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钥匙箱对应的锁芯位置上,二级安全联锁钥匙处于接地开关对应的锁芯位置上,一级安全联锁钥匙处在制动柜对应的锁芯位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机车高压电器设备安全联锁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机车高压电器各设备之间的安全联锁控制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机车司乘及操作人员将受电弓操作为降弓位,使升弓信号断开,且将制动柜上的一级安全联锁钥匙2操作至于取出位,切断受电弓及主断路器的供风源,并排空受电弓、主断路器供风管路中的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