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铟复合表面织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776.6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绍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1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表面 | ||
1.铟复合表面织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是在机械零件的表面设有一能促进形成润滑油吸附膜的铟材料层,所述的铟材料层与机械零件表面材料层形成一体,组成铟复合材料层,然后,在具有铟复合材料层的机械零件的表面加工表面织构,表面织构由许多表面织构单元组成,表面织构单元的凹坑或凹痕的上部壁体为铟材料层,表面织构单元的凹坑或凹痕的其余部分为机械零件表面材料层,形成铟复合表面织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材料层与机械零件表面材料层之间设有过渡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的表面织构单元是圆形或椭圆形或其它形状表面织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组成的各表面织构单元尺寸为最大长度≤400μm,最大宽度≤400μm,最大深度≤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是用锡基轴承合金材料经过热处理,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制成机械零件,在零件的相互接触表面进行清洁、除油、除锈、清洗、风吹干后,应用电镀工艺方法,镀上一层铜镍合金材料层作为过渡材料层;清洗、风吹干后,再应用电镀工艺镀上一层促进形成润滑油吸附膜的Pb-Sn-Cu-In铟材料层,然后,在具有铟复合材料层的机械零件的表面加工表面织构,表面织构由众多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组成,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的最大直径≤350μm,最大深度≤40μm,各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的底部呈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然后进行清洗、风吹干,就形成铟复合表面织构。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是用AlSn40材料经过热处理,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制成机械零件,在零件的相互接触表面进行清洁、除油、除锈、清洗、风吹干后,镀上一层铜镍合金材料层作为过渡材料层;清洗、风吹干后,镀上一层促进形成润滑油吸附膜的Pb-Sn-Cu-In铟材料层,铟材料层与过渡材料层成为一体不脱落,形成复合材料层,铟材料层与机械零件表面材料层之间过渡材料层为铜镍合金的过渡材料层;清洗、风吹干后,然后,在具有铟复合材料层的机械零件的表面加工表面织构,表面织构由众多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与椭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组成,各表面织构单元尺寸为最大长度≤400μm、最大宽度≤300μm、最大深度≤40μm;每个织构单元由促进形成润滑油吸附膜的铟材料层、过渡材料层和表面材料层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铟复合表面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的底部呈圆弧形,圆形的表面织构单元的底部呈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未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7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防治烟草角斑病的生防菌株PA-2
- 下一篇:一种五金工具表面磨削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