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卷风弱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549.3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栾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远刚;王洪艳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5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卷风 弱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龙卷风弱化器涉及一种可降低龙卷风灾害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可以减弱龙卷风的气流旋转,降低龙卷风内外的气压差,缩短龙卷风存在时间,特别是缩短龙卷风下半段风柱存在的时间从而减少龙卷风造成灾害的设备;
背景技术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最大风速大几倍。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比12级台风还要大五、六倍。风的范围很小,一般直径只有几十米到数百米,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直径才达到一公里以上;龙卷风从发生到消失一般只有几分种,最多几个小时。其移动平均速度约15米/秒,最快的可达70米/秒。龙卷风影响范围从数米到几十上百公里,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不仅能拔起大树,吹起汽车,吹毁房屋,龙卷风吹起的各种杂物还能给人和牲畜造成致命的伤害。
本发明人近年的研究显示,龙卷风气流旋转的动力来自于中心的低气压……龙卷风气流旋转的速度是由外向内逐渐增加的,外部气流旋转的速度远低于内部气流。本发明针对龙卷风以上特点设计出可以弱化龙卷风,减少龙卷风造成灾害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龙卷风弱化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弱其旋转气流,减少龙卷风内部低气压,缩短其存在时间从而减少其对地面建筑,车辆,设备等财物的损坏和人员及牲畜的伤害。
本发明龙卷风弱化器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足够多组的涡流干扰管牢固连接在双层圆形尼龙绳网周边构成一种可收缩压扁围拢成近似圆柱体的结构即龙卷风弱化器。龙卷风弱化器在收拢状态下投送到龙卷风内部一定高度,在龙卷风的气流旋转作用下展开才能起到弱化龙卷风的作用。龙卷风弱化器在制作细节上尽可能保证其可以顺利展开。构成龙卷风弱化器的涡流干扰管的截面接近V型(或其他类似的半边开口的筒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每组涡流干扰管包括数根涡流干扰管单管,相应截面规格依次减小,并按大小顺序套在一起,可以像伸缩天线一样从内到外逐一拉伸出来。在内外相临两根涡流干扰管间设有连接膜,连接膜一端固定在外层涡流干扰管的内表面长度方向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内层涡流干扰管的外表面端部。由于连接膜的作用,内层的涡流干扰管只能从外层涡流干扰管的一端拉伸出来,同时保留一定的搭接长度。每根涡流干扰管的长度约为3到15米;涡流干扰管的V型截面边长约为0.5米到2米或更大尺寸。涡流干扰管具体长度和截面规格应视加工情况及运输投送情况来确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涡流干扰管的截面规格偏大有利于发挥弱化龙卷风的作用。V型截面两边在自然状态下夹角为60度,夹角顶点有一定的圆弧,相应材料应有一定的弹性,使V型截面两边在外力下能被压近,V型截面两边被压后夹角能接近20度或更小。涡流干扰管的开口两边各设有钩型加强肋及X型加强膜,X型加强膜把涡流干扰管开口两边的钩型加强肋连接在一起,提高涡流干扰管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扭能力。在涡流干扰管两个斜面的中部延纵向设有凹向内侧的加强槽,加强槽为内大外小的楔形,加强槽宽度约为50~300毫米,最外层的涡流干扰管加强槽最窄,由外层向内层依次加宽,以便于各层涡流干扰管间相扣合。加强槽的数量及深度根据V型边的总宽度及构成涡流干扰管材料的强度调整。为了防止在特殊情况下涡流干扰管吹散后顺气流直线高速飘飞,涡流干扰管延长度方向须有一定的弯弧,弧形的圆心指向V型截面开口方向,弯弧不易过大,需在弹性范围内,用较小的力即可压直。为了不影响内层涡流干扰管的拉伸,同一组涡流干扰管的弧线应是一致的。多组涡流干扰管最外层在内层不可拉伸一端均匀连接在尼龙绳网周边,并都保持V型开口向上,这就构成了一个龙卷风弱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远刚;王洪艳,未经栾远刚;王洪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