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硝基氯化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472.X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刚;雍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恒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2 | 分类号: | C07C211/52;C07C20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 氯化 催化 加氢 制备 氯苯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氯苯胺的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采用加氢工艺制备对氯苯胺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对氯苯胺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传统的硝基还原主要有铁粉还原法、硫化碱还原法、催化加氢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铁粉还原法产生大量铁泥,严重污染环境;硫化碱还原法存在还原路线复杂,产品收率低,废液量大等缺点;电化学还原法能耗太高;催化加氢法有反应路线短,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在对硝基氯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过程中,由于苯环上C-Cl键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易发生氢解脱氯生成苯胺的副反应,从而降低了主产物的收率。同时,脱氯生成的氯化氢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两种:(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脱氯抑制剂;(2)降低催化剂的性能,达到抑制脱氯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加氢脱氯,并且可以获得高收率的对硝基氯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对硝基氯化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以醇溶液为溶剂,Raney-Ni为催化剂,双氰胺为脱氯抑制剂,在20-80℃,氢气压力0.5-2MPa下催化加氢制备对氯苯胺,反应方程式如下: 。
其中,所述的Raney-Ni催化剂用量为对硝基氯苯的3%-20%,本专利要求为5%为佳。
所述的醇溶液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本发明要求甲醇为最佳。
其中甲醇用量与对硝基氯化苯质量比在1:1-1:5之间,本发明要求以1:1.5为佳。
所选防脱氯物一般为有机胺类,如:苯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胺、三乙胺、吡啶及吡啶类低分子化合物、哌啶及哌啶类化合物等,本发明要求双氰胺为宜。
脱氯抑制剂双氰胺的用量为Raney-Ni质量的10%-60%,本发明要求为30%。
所述的反应温度可以在20-80℃,本发明要求50-60℃为佳。
加氢压力可以在0.5-2MPa之间,本发明要求0.8-1.0MPa为佳。
反应时间可以 在4-8h之间,本发明条件下反应时间要求为4h为佳。
本发明的优点:
本工艺既抑制加氢脱氯,还获得高收率,收率为对硝基氯苯含量大于等于98.15%,苯胺小于等于0.38%。
具体实例:
实例一:
将对硝基氯苯100 g、甲醇150g加入到1L高压釜中,同时加入Raney-Ni催化剂5 g,双氰胺1.5g,密闭高压釜,打开氢气阀门,向高压釜中通入氢气,换气3次,调节釜压至1.0 MPa,搅拌升温至55 ℃反应4h。取样,经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对硝基氯苯含量98.95%,苯胺0.45%。
实例二:
将对硝基氯苯150 g、甲醇225g加入到1L高压釜中,同时加入Raney-Ni催化剂7.5 g,双氰胺2.1g,密闭高压釜,打开氢气阀门,向高压釜中通入氢气,换气3次,调节釜压至1.0 MPa,搅拌升温至55 ℃反应4h。取样,经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对硝基氯苯含量99.03%,苯胺0.48%。
实例三:
将对硝基氯苯200 g、甲醇300g加入到1L高压釜中,同时加入Raney-Ni催化剂10 g,双氰胺3g,密闭高压釜,打开氢气阀门,向高压釜中通入氢气,换气3次,调节釜压至1.0 MPa,搅拌升温至55 ℃反应4h。取样,经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对硝基氯苯含量99.15%,苯胺0.38%。
实例四:
将对硝基氯苯300 g、甲醇450g加入到1L高压釜中,同时加入Raney-Ni催化剂15 g,双氰胺4.5g,密闭高压釜,打开氢气阀门,向高压釜中通入氢气,换气3次,调节釜压至1.0 MPa,搅拌升温至55 ℃反应4h。取样,经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对硝基氯苯含量99.05%,苯胺0.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恒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恒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