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厢轿车变两厢轿车用闭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3080.3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恒;胡平;韩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65/19;E05B47/0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两厢 闭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三厢轿车变两厢轿车用闭锁,设计一种普通三厢轿车变为两厢轿车变形时使用的锁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轿车,然而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拥有一辆轿车,而是对轿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比较受欢迎的三厢轿车而言,其外形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然而三厢轿车也存在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车尾箱储物空间小,当货物较大或较多时,不能满足装载需求,其车尾箱不能满足容积多变性需求,因而使用范围比较局限。
可变型后备厢轿车可根据不同的装载需求改变后备厢的形式。正常使用过程中,后备箱盖可单独开合;当需要额外增加后备箱容积时,可将后车窗与后备厢箱盖一起抬高到车顶上方的一个位置,方便货物装入后备箱,然后调整车顶、后车窗及后备箱盖位于同一平面,三厢车变形为两厢车。
为实现上述需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后车窗与车身必须能够闭锁,后备箱盖可自由开合,当需额外增加后备箱容积时,后车窗与车身解锁,后车窗与后备箱盖闭锁。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三厢轿车变两厢轿车用闭锁,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三厢轿车变两厢轿车用闭锁置。用以来对车身、后车窗及后备箱盖进行各种闭锁而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三厢轿车变两厢轿车用闭锁,是由闭锁组件与锁销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闭锁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盖、T型滑槽、牵引销、半圆柱形运动件、外鹰嘴钩、内鹰嘴钩、单向锁、销轴、电机及解锁拉绳;壳体盖上加工有T型滑槽;T型滑槽内装有牵引销及半圆柱形运动件;半圆柱形运动件通过圆柱形连接件与弓形架的一端相连接;牵引销通过弹簧与装在弓形架上的圆柱销相连接;在壳体与壳体盖的下部通过销轴装有内鹰嘴钩与外鹰嘴钩,在内鹰嘴钩的下部壳体盖上装有单向锁,单向锁的解锁拉绳置于壳体外;壳体内装有电机,电机轴上装有齿轮与销轴中部装有的齿轮相啮合。锁销装于车身侧壁的内壁上。
本发明所述的T型滑槽的横槽的高度略大于半圆柱形运动件的直径,竖槽的宽度略大于半圆柱形运动件的半径。
本发明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的牵引销与半圆柱形运动件接触的一端加工为圆弧形。
本发明所述的内鹰嘴钩与外鹰嘴钩反向安装于销轴的两端,使两个鹰嘴钩在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所述的单向锁的锁舌伸出后与内鹰嘴钩相吻合。
本发明所述的锁销装于车身侧壁的位置与外鹰嘴钩相吻合。
安装:
首先在后车窗内侧面下端两侧各安装一个闭锁组件,将锁销装在与之相对应的车身侧壁上,锁销与闭锁组件上的外鹰嘴钩相配合;闭锁组件上的半圆柱形运动件通过圆柱形连接件与车后备箱上弓形架的一端相连接;牵引销通过弹簧与装在弓形架上焊有的圆柱销相连接。还要在后车窗内侧加工一个能够滑入后备箱盖的夹层。在后备箱的底部加工一个能够滑动立起的后箱锁板。
使用步骤:
1、正常使用过程中,此三厢轿车如普通三厢轿车一样,后备箱盖可单独开合;此时靠近车身侧壁的外鹰嘴钩,与车身侧壁上装有的锁销相结合锁紧,使后车窗与车身侧壁闭锁;半圆柱形运动件在T型滑槽的竖槽中的位置不同,后备箱盖的开合程度不同,半圆柱形运动件直立于矩形槽中时,后备箱盖开到最大,其他开合状态下,半圆柱形运动件在矩形竖槽中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当需额外增加车尾箱容积时,启动电机通过齿轮带动销轴旋转,销轴的旋转带动靠近弓形架一侧的内鹰嘴钩旋转,直至其将弓形架上的圆柱销钩住,连接两个鹰嘴钩的销轴是与闭锁组件壳体固定在一起的,且闭锁组件是安装在后车窗上的,所以此时后车窗与后备箱盖闭锁;两个鹰嘴钩是联动旋转的,且安装时满足一定的错位关系,所以内鹰嘴钩旋转的同时外鹰嘴钩也随之旋转,从而与车身侧壁上的锁销脱离结合,解除后车窗与车身侧壁的闭锁状态;将后备箱盖与后车窗一起抬高到车顶平面上方的一个位置,单向锁锁头将鹰嘴钩端口堵住;此时后备箱盖与后车窗一起抬高到车顶平面上方的一个位置,有较大的打开空间,既提供了更大的载物空间,又方便了货物的取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