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生物挂膜载体处理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067.8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水裕;杜青平;黄绍松;林伟雄;许燕滨;宋卫锋;戴文灿;刘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生物 载体 处理 硫化铅 锌矿 尾矿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生物挂膜载体处理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污染物的降解。目前,生物膜法应用于大型的硫化铅锌选矿尾矿库废水的处理的应用还不多。
随着国家对矿山环保的日益重视,国家对铅锌矿企业排放的废水水质要求做了新的修订,出台了新的《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现有铅锌矿企业水污染物中COD排放标准为60mg/L以下,pH6~9。对于尾矿库外排水不满足标准要求的大型铅锌矿急需一种方便,有效,同时不用大量占用地面的处理方法,来使其尾款外排水达标。
选矿废水,排放量大,废水的成分复杂,有毒有害成分较多,如何经济有效的处理选矿废水成为各大矿山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处理尾矿库废水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生物挂膜载体处理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废水的方法。通过加入挂有能处理尾矿库废水的优势微生物,强化挂膜载体的生物结构,可有效的处理尾矿库废水,减少基建费用,降低运行成本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生物挂膜载体处理硫化铅锌矿尾矿库废水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首先用从尾矿库的土壤中筛选驯化出降解尾矿库废水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挂膜,将载体浸没在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中, 按0.01%的重量比加入松醇油,持续曝气,待到出水稳定后,完成生物挂膜的预处理,得到生物挂膜载体;
2)然后将经过预处理挂上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挂膜载体,放置在沉淀区与澄清区交汇处的尾矿库划定挂膜区的废水中,生物挂膜载体按其表面积/废水为2平方米/吨浸入,停留处理时间为2~3天;
步骤1)中所述载体为黏胶软载体,形状为条片状,密度略比水大;
步骤2)中所述挂膜区按预定点打入钢筋混泥土桩,钢筋混泥土桩间隔为50米,在混泥土桩间用钢丝连接,将生物挂膜载体固定在钢丝上。
步骤2)中所述的废水为硫化铅锌矿尾矿库的废水,其pH为6~9,COD浓度为60~100mg/L。
步骤2)中所述的挂膜区为硫化铅锌矿尾矿库的库区,无需在尾矿库库区外另选址建造专门的设施来净化处理尾矿库废水。
步骤1)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实现尾矿库废水的有效降解,污水的出水达到国家新出台的《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能够全面提高出水后的水质;该方法基建费用低,无需另外选址建造处理设施,同时运行简单,日常维护费用低,无污泥产生,运行成本低;同时可应用于硫化铅锌矿选矿厂的外排水出水水质的达标升级改造、工业废水回用等处理过程。
附图说明
图1 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1:
取尾矿库外排废水(pH值为7.3,COD浓度为73mg/L)作为处理对象,按照2平方米表面积/吨废水的比例安装生物挂膜载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2~3天。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天时,出水pH值为6.8,COD浓度为50.8mg/L;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天时,出水pH值为6.6,COD浓度为25.8mg/L.
实施2:
取尾矿库沉淀区废水(pH值为8.6,COD浓度为100mg/L)作为处理对象,按照2平方米表面积/吨废水的比例安装生物挂膜载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3天,出水pH值为6,COD浓度为58mg/L.
实施3:
取尾矿库外排废水(pH值为7.39,COD浓度为65~70mg/L)作为处理对象,按照2平方米表面积/吨废水的比例安装生物挂膜载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2天,系统连续进水,对出水进行COD浓度以及pH值的测定,测定的外排水的pH值维持在7.3~8.0之间,COD浓度维持在4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屏装置
- 下一篇:非晶电机定子挤压成型叠片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