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752.9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谊;倪超;肖平;程婷婷;许雷;赵林林;权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乳酸菌 茶饮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凡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菌的细菌统称为乳酸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8个属,共有200多种。乳酸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乳酸菌具有很多生理功能,能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乳酸菌能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还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乳酸菌按其来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源乳酸菌,菌种常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其生物功效也较不稳定,且在大量食用时很容易导致人体动物蛋白过敏,即排斥反应;另一类是植物源乳酸菌,不论摄取多大的量,人体都不会产生异体蛋白排斥反应,且植物源乳酸菌比动物源者更具有活力,能比动物源多8倍的数量到达人体小肠内定植,从而发挥其强大而稳定的生物功效。乳酸菌大多是工业上尤其是食品工业上的常用菌种,如乳制品生产、植物食品发酵(泡菜、酸菜),乳酸菌发酵的食品早已广泛为人们所食用。
红茶菌是利用酵母、乳酸菌、醋酸菌等混合发酵糖茶水而成的一种茶饮品。红茶菌在民间广泛地自制自饮,国内外有很多关于红茶菌的菌株分离鉴定、发酵工艺条件、保健功能、产品研发、活性物质分离等方面的文献报道以及相关的发明专利(吴薇等,2004;程江峰,2004;发酵法制备红茶菌果汁饮料的方法,CN201010130330.4;一种多茶菌――乐康菌及其培养方法,申请号201010196274.4)。国内有几篇文献报道了利用乳酸菌单独或与酵母混合发酵茶饮料(王霞,高云利,2004;江洁等,2001),但均是利用成茶浸提茶水后进行的发酵,没有利用茶汁液进行乳酸菌发酵的;而且这些用于茶饮料的乳酸菌主要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还未见有利用植物乳杆菌生产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的相关报道。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资源量占世界第一位,然而占茶园总产约60%的夏秋茶树鲜叶浪费十分严重,迫切需要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为此申请人以茶树鲜叶(特别是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成一种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该饮料色泽红艳、酸甜可口、香气宜人,开发前景广阔。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赵思明和熊善柏教授等发明了一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SM-002(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9127,专利公开号为CN101173223)主要应用于米发糕的发酵剂,能显著改善米发糕的香味和口感及产量,但该菌株尚未在发酵茶和茶饮料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渥红、打浆、灭菌、接种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而成。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成品色泽红艳、酸甜可口、香气宜人,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饮品。本发明直接以茶树鲜叶揉捻发酵后制备茶汁液发酵乳酸菌茶饮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创了中低档茶树鲜叶资源高效利用新途径,开发前景广阔。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渥红、打浆、灭菌、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而成,制得的红茶型乳酸菌茶饮料成品色泽红艳、酸甜可口、香气宜人,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饮品。
它是通过以下工艺制备得到的:
(1)采摘茶树鲜叶,使其萎凋至含水率60-64%,然后以揉捻机揉捻渥红20-40min,得揉捻渥红叶;
(2)称取步骤(1)所得的揉捻渥红叶,按揉捻渥红叶∶去离子水∶白砂糖的质量比为10∶100-200∶6-10的量,分别加入去离子水和白砂糖,然后用匀浆机打浆20-40min,得茶汁液;
(3)将步骤(2)所得的茶汁液按每150ml的玻璃瓶装液量为40-80ml的量进行分装,密封后于110℃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灭菌茶汁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