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664.9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裕典;高田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B65H29/60;G03G15/00;H04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稿 传送 装置 图像 形成 | ||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5月2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1-114928的优先权。在该申请中的全部内容被纳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排出辊对的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平8-133551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的包括正转和反转的排出辊对的原稿传送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原稿供给装置,其包括:将原稿向读取位置输送的输送路径;使已通过读取位置的原稿向读取位置的上游一侧返回的转回路径;和正转和反转的排纸辊对。
在专利文献1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原稿经由输送路径被输送至读取位置,由此,通过图像读取装置进行原稿的读取。而且在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通过排纸辊对正转,使已通过读取位置的原稿排出至排纸托盘,通过排纸辊对反转,使已通过读取位置的原稿转回。
在此,在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在原稿的尺寸大的情况下,转回时原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在排纸辊对的位置(排纸辊对之间)暂时重叠。由此,能够实现自动原稿供给装置的小型化。
在专利文献1中的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设置有在原稿的前端和后端重叠时用于分离排纸辊对的DC电磁元件。由此,在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原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没有强烈的摩擦,能够顺畅地输送原稿。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自动原稿供给装置中,存在必须设置用于分离排纸辊对的DC电磁元件这样的不便。
因此,为了在原稿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在转回时原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在排出辊对的位置也不重叠,考虑在转回时增长原稿循环的路径和排出辊对的距离。
但是,在增长了转回时原稿循环的路径和排出辊对的距离的情况下,由于至排出辊对的输送距离变长,存在名片等小尺寸的原稿输送困难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至排出辊对的输送距离长的情况下即使是小尺寸的原稿也能够适当地输送的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包括:将原稿向读取位置输送的第一输送路;将被输送至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向排出托盘输送的第二输送路;第三输送路,其设置于上述第一输送路与上述第二输送路之间,使已通过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向上述第一输送路返回;和排出辊对,其设置于上述第二输送路,包含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述排出辊对构成为:通过使上述第一驱动辊正转而使已通过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向上述排出托盘输送,通过使上述第一驱动辊反转而使已通过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经由上述第三输送路向上述第一输送路输送,上述原稿传送装置还包括输送辊对,该输送辊对设置于上述第二输送路且包含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述第二驱动辊和上述第二从动辊中的任意一个辊构成为:在与上述第二驱动辊和上述第二从动辊中的另一个辊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与上述另一个辊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上述输送辊对构成为:设置于上述排出辊对的与上述排出托盘相反的一侧,在上述第一驱动辊正转的情况下,上述一个辊位于上述接触位置,由此使已通过上述读取位置的原稿向上述排出辊对输送。
通过该结构,通过在转回时原稿的两端重叠的位置的靠排出托盘一侧配置排出辊对,即使在至排出辊对的输送距离变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输送辊对将名片等小尺寸的原稿向排出辊对输送。由于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分离排出辊对的螺线管(actuator)等,因此能够抑制原稿输送机械的复杂化。其结果,为了抑制输送机械的复杂化,而不设置螺线管等,在至排出辊对的输送距离长的情况下,即使是小尺寸的原稿也能够适当地输送。
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优选上述输送辊对构成为:在上述第一驱动辊反转的情况下,上述一个辊从上述接触位置移动至上述分离位置。
通过该结构,能够在通过排出辊使原稿经由第三输送路向第一输送路输送时,使输送辊对的一个辊从第二输送路退避。由此,能够防止输送辊对妨碍被转回的原稿的输送。
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也可以上述一个辊是上述第二驱动辊,上述另一个辊是上述第二从动辊。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第二驱动辊在接触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原稿传送装置中,优选包括用于将上述第一驱动辊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第二驱动辊的传递部件。
通过该结构,能够在排出辊对的第一驱动辊正转的情况下,容易地使输送辊对的第二驱动辊正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