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油的脱色脱硫脱羧去味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420.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峰;李松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峰;李松槐 |
主分类号: | C10G53/14 | 分类号: | C10G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脱色 脱硫 脱羧去味 工艺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再生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油的脱色脱硫脱羧去味工艺。
(二)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高分子合成技术的进步,塑料制品广泛用于各类产品的包装、装饰材料和日用品中,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塑料,形成了所谓“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塑料垃圾约有1000~2000万吨。废塑料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填埋和焚烧,然而这两种处理方法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是一类高分子长链碳氢化合物,通过裂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低碳化合物,实现废旧塑料油化是公认的较为理想的回收方法。既消除了“白色污染”,又使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废旧塑料经裂解所得液态物,颜色为黑色,异味浓,成分除含有烷烃、芳烃、α-烯烃,还有醛、酮、羧酸、硫化合物等,用途及使用价值小。近些年,有关塑料油处理方面的报道很多:专利CN10084546A,用芳香烃类丁香、薄荷、茴香、苦艾等天热植物去味剂,置换表面异味,当储存期较长一点时,异味又返原;专利CN10997666A,用硫酸与纯碱为主剂进行脱色去味,油品透明度差,异味尚存;CN101602957A,用硫酸铝、白芷、甘草,活性白砂处理塑料油,对塑料油的脱色去味有一定的作用,但对硫化物、羧酸作用很小;专利CN2011103438.3,采用催化加氢工艺,解决了塑料油的脱色脱硫脱羧去味,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处理塑料油的方法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投资小、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能和有效脱除塑料油的颜色、异味、硫化物以及羧酸的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a.次氯酸盐氧化:塑料油100份(质量),加入1~3份(质量)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h。
b.复合抽提溶剂抽提: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有机碱复合抽提溶剂,有机碱可为:醇钠、季铵碱、乙醇胺、乙二胺和单乙醇胺;N、N-二甲基酰胺与有机碱二者质量比为:90~95∶5~10;复合抽提溶剂的用量为油质量的30~70%;抽出物经蒸馏得抽提溶剂可循环使用。
c.木粉吸附增香:将抽余油升温到50~60℃,加入油质量的1~1.5%木粉,搅拌吸附30min;木粉可为多种树木粉,优选柏木粉、榆木粉、檀木粉,木粉粒径以25~30目为宜。
d.过滤:用板框压滤机压滤,滤液为淡黄色,清亮透明,味道芳香;滤渣经洗涤,烘干后可循环使用。
e.加入复合稳定剂:复合稳定剂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二乙基羟胺,二者质量比为1∶9,用量为油质量的0.1‰。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各步骤之间协同作用,对塑料油处理效果极佳。所得产品清亮透明、有芳香气味,色号≤3,硫化物含量≤0.03%,酸度小于≤5mg.KOH/100mL,室温下存放两个月产品的各项指标变化很小。拓宽了其用途,提高了其使用价值。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①采用次氯酸盐,可在室温下,将塑料油中的色素、醛、酮、硫化物等氧化,起到脱色去味的作用;②N、N-二甲基甲酰胺不溶于烷烃,但对油品中的醛、酮、羧酸、硫化物、胶质有极强的溶解性能,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一定量有机碱,不仅可提高对油品中非烃类化合物的抽提性能,而且分层速度快;③柏木粉、檀木粉、榆木粉,不仅对油品中的异味有极强的吸附作用,而且还有释放出芳香气味的功能;④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二乙基羟胺组成的复合稳定剂,用量小即可极大地提高塑料油的稳定性;⑤复合抽提溶剂和木粉经简单处理后可循环使用;⑥无需催化加氢设备,投资小。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峰;李松槐,未经杨玉峰;李松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门
- 下一篇:快速网络电力继电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