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链路帧偏的纠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410.7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张超群;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H04W28/02;H04W3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链路帧偏 纠正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链路帧偏的纠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网络支持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在两个小区之间的更软切换。UE在同一基站(NodeB)内的同频小区之间的切换称为更软切换,具体的更软切换的流程如图1(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更软切换的流程图)所示。
UE能否实现更软切换在网络侧是有限制的,如果新增加的目标小区的无线链路的帧偏、码偏与源小区的无线链路的帧偏、码偏的差值超过了NodeB的处理能力,UE就不能实现更软切换,甚至会发生掉话。
在现有的无线商用网中,某些UE会错误地上报目标小区的帧偏(OFFtarget)与码偏(Tmtarget),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在无线链路增加中携带的帧偏与码偏就是根据UE上报的OFFtarget与Tmtarget计算得到的,NodeB收到无线链路增加后,当检测到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下行时间偏移(根据帧偏与码偏计算)与源小区无线链路的下行时间偏移差值超过了处理范围时,就会向RNC回复无线链路增加失败的消息,由于无线链路增加失败而最终导致更软切换失败的流程,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帧偏上报错误导致更软切换失败的流程图)。RNC无法将信号更好的小区加入到UE的激活集中,在UE逐渐远离源小区、新小区又无法加入进来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UE掉话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种由UE测量报告错误引起的无线链路增加失败导致UE掉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帧偏的纠正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帧偏的纠正方法,包括:当收到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时,获取源小区无线链路的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第二下行时间偏移;根据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第二下行时间偏移判断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是否源自同一个用户设备(UE),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且在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帧偏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对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目标小区无线链路帧偏进行纠正。
优选地,根据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第二下行时间偏移判断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是否来自同一个用户设备(UE),包括:获取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源小区帧偏移的第一偏移差值;获取第二下行时间偏移与目标小区帧偏移的第二偏移差值;获取第一偏移差值与第二偏移差值之间的第三偏移差值;判断第三偏移差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阈值,如果第三偏移差值不大于阈值,则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来自同一个UE;如果第三偏移差值大于阈值,继续判断第三偏移差值与预定倍数帧长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阈值,如果判断结果为否,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来自同一个UE,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来自不同的UE。
优选地,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帧偏存在错误,包括:获取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第二下行时间偏移之间的第四偏移差值;判断第四偏移差值是否大于上述阈值,在第四偏移差值大于上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帧偏存在错误。
优选地,第一下行时间偏移包括:源小区帧偏移、源小区的码偏移以及源小区的下行时延。
优选地,第二下行时间偏移包括:目标小区帧偏移、目标小区的码偏移以及目标小区的下行时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链路帧偏的纠正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当收到无线链路增加请求时,获取源小区无线链路的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第二下行时间偏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下行时间偏移与第二下行时间偏移判断目标小区无线链路与源小区无线链路是否源自同一个用户设备(UE);纠正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且在确定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帧偏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对目标小区无线链路的目标小区无线链路帧偏进行纠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