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372.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乐以长;封素石;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久 消息 发布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消息发送端发送到数据交换服务器的实时消息,并将所述实时消息持久化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
(2)持久化消息读取装置读取持久化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的持久化消息;
(3)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将所述持久化消息存入消息队列中;在将持久化消息存入消息队列之前,判断消息队列是否为忙,如果消息队列为忙,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将会暂停运行并进入等待状态,等待消息队列发送的空闲通知;
(4)消息转发单元提取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后,将消息转发给消息接收端,消息队列将向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发送通知事件,通知所述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终止等待;
(5)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从等待语句的下一条语句继续执行,继续往消息队列发布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消息接收端对应唯一的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用于向所述消息接收端对应的消息队列发布持久化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消息接收端对应唯一的消息队列,用于存放消息发送端发送的实时消息和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发布的持久化消息。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暂停运行并进入等待状态时,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将会一直等待,直到接收到消息队列的空闲通知,继续发布持久化消息。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消息转发单元在从消息队列提取消息并释放出内存空间后,消息队列立即向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发送空闲通知,通知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可以继续向消息队列发布持久化消息。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消息转发单元在从消息队列提取消息之前将锁定消息队列,在从消息队列提取消息之后将解除对消息队列的锁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加载持久化的消息列表;
步骤2、如果得到的消息列表为空,表示没有持久化的消息,则进入步骤10;否则进入步骤3;
步骤3、持久化消息读取装置读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的第一条持久化消息;
步骤4、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判断消息队列是否为忙,如果消息队列为忙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7;
步骤5、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暂停运行并进入等待状态,等待消息队列的空闲通知;
步骤6、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接收到消息队列的空闲通知后继续程序的执行过程,进入步骤7;
步骤7、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锁定消息队列,然后将持久化消息放入所述消息队列中,放入完成后解除对消息队列的锁定;
步骤8、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判断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是否有下一条未发布的消息,如果有未发布的消息则执行步骤9;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9、持久化消息读取装置读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的下一条持久化消息;然后进入步骤4;
步骤10、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完成本次消息发布,停止运行。
8.一种持久化消息的发布系统,包括数据交换服务器、消息发送端、消息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交换服务器包括以下装置:
消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消息发送端发送到数据交换服务器的实时消息,并将所述实时消息持久化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
持久化消息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持久化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上的持久化消息;
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用于将持久化消息读取装置读取的持久化消息发布到消息队列,在将持久化消息存入消息队列之前,判断消息队列是否为忙,如果消息队列为忙,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将会暂停运行并进入等待状态,等待消息队列发送的空闲通知;
消息队列:用于在内存中存放消息接收端有待转发的实时消息和持久化消息,消息在被提取时会向持久化消息发布装置发送空闲通知;
消息转发单元:用于从消息队列提取消息并将消息转发给消息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3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存单元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配电网故障风险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