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939.7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刘欢;王德财;李飞鹏;刘成虎;欧阳可居;宁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37/06;B32B37/10;B32B37/15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汽车 减振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包括上层钢板(3)和下层钢板(4), 上层钢板(3)与下层钢板(4)之间设置有绝缘减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减振层(1)内均匀分布有金属丝(2),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与上层钢板(3)和下层钢板(4)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的直径为0.5毫米-1毫米,绝缘减振层(1)内分布的所有金属丝(2)的截面积之和占该绝缘减振层(1)平面面积的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的长度比绝缘减振层(1)的厚度长1.6毫米-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减振层(1)由粘弹性树脂或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2)为铜丝、铁丝或铝丝。
6.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截取绝缘减振层(1):按照下层钢板(4)的平面形状截取绝缘减振层(1);
b、截取金属丝(2):选取直径为0.5毫米-1毫米的金属丝(2),并按照长度比绝缘减振层(1)的厚度长1.6毫米-3毫米的尺寸截取金属丝(2),所截取金属丝(2)的根数等于10%-20%的绝缘减振层(1)平面面积与单根金属丝(2)的横截面积之比;
c、插入金属丝(2):将上述b步骤中所截取的金属丝(2)均匀插入到绝缘减振层(1)内,且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露出绝缘减振层(1)的上下表面;
d、放置下层钢板(4):将下层钢板(4)水平放置,并将绝缘减振层(1)放置在下层钢板(4)上,使得金属丝(2)的下端均与下层钢板(4)相接触;
e、加热绝缘减振层(1):将已插入金属丝(2)的绝缘减振层(1)加热至半熔化状态;
f、叠合上层钢板(3):将上层钢板(3)盖在绝缘减振层(1)的上表面上,使得金属丝(2)的上端均与上层钢板(3)相接触;
g、压制固化:对上层钢板(3)和下层钢板(4)进行压制,使得金属丝(2)的两端分别与上层钢板(3)和下层钢板(4)相接触,冷却固化后形成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减振层(1)由粘弹性树脂或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金属丝(2)垂直于绝缘减振层(1)的上下表面,金属丝(2)为铜丝、铁丝或铝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加热绝缘减振层(1)时的温度为5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导电的汽车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采用滚压机进行压制,所施加的滚压压力为500吨-800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