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判断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1765.4 申请日: 2012-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270356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肖茜;王刚;王超;高天文;李春英;张海龙;高琳 申请(专利权)人: 肖茜
主分类号: C12Q1/02 分类号: C12Q1/02
代理公司: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代理人: 姚敏杰
地址: 710032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判断 氧化 应激 指标 是否 正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医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判断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是指机体或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在体内或细胞内蓄积而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可促进DNA损害、遗传突变等并导致肿瘤发生,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活性氧(ROS)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活性。

氧化应激指标在医学上,尤其是与祖国医学的治未病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治未病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保健思想。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言:“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难经·七十七难》指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认为这种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用于亚健康状态诊断和预防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治未病的思想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治未病理论的实践对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健康文化核心的治未病理论加以继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医学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的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尚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中医药治未病理论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的防病养生方法,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治未病可以防患于未然,治疗亚健康状态,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国家财政开支,还可以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率。目前我国已将治未病列为十二五重点研究领域。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从治已病为主重点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发生率,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验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目前对这些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时,仅得到一些数值,对其缺少判断是否正常的依据,不能进一步精确反应这些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准确、结果客观、真实可靠以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用于判断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判断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黑素细胞建立氧化应激状态标准模型;

2)获取离体血液样本并得到该离体血液样本的氧化应激指标;

3)将步骤2)所得到的离体血液样本的氧化应激指标与步骤1)中已经建立的氧化应激状态标准模型进行比较,判断氧化应激指标是否正常;

所述氧化应激指标包括SOD、CAT、ROS的活性以及MDA的活性。

上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培养正常黑素细胞并将其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所述正常组是健康未病态黑素细胞组,此时黑素细胞处于正常水平,并得到正常组的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茜,未经肖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