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式电缆隧道氮气自动消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405.4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李杨;邵文策;薛万青;穆进章;王津明;张志超;史平;刘红军;赵学军;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电缆 隧道 氮气 自动 消防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闭式电缆隧道氮气自动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电气、电缆设备一般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或超细干粉扑灭火灾。这两种灭火方式虽然能够扑灭火灾,一定程度上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但是火灾扑灭后的电气设备恢复运行面临极大的困难。细水雾灭火系统中的水容易导电,电气、电缆设备遇水易发生接地、短路、放炮等电气事故,因此灭火后需要长时间对电气、电缆设备通风、干燥后才能恢复送电。超细干粉灭火系统中的超细干粉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扑灭电气火灾的同时也粘附在了电气设备上,很难清理,火灾后恢复电气设备运行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氮气虽然是一种安全、清洁、廉价的灭火气体资源,但是因其以气态方式存在,所以当一般(非密闭)场所发生火灾时,如果用氮气灭火,氮气容易扩散,特别是在遇热后更容易快速扩散,周围的空气(其中的氧气)仍会对火灾起到助燃的作用,火灾仍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所以氮气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少采用氮气作为灭火剂甚至根本不用氮气作为灭火剂。电缆隧道具有密闭式空间的特点,为采用氮气对密闭式电缆隧道灭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电缆隧道内主要的可燃物为电缆,电缆火灾具有固体火灾和电气火灾的双重特点。从燃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包裹电缆的物质为固体,但从电缆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机理方面分析,其又具有电气火灾的特点。纵观电缆火灾的整个过程,温度始终对火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温度上升是导致电缆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在电缆本身的传导也会导致火势的扩大。当温度尚未达到电缆材料的燃点时,在电缆隧道内,电缆火灾往往以阴燃形式持续燃烧,而要形成电缆的迅速延燃,其中一个必要因素就是有足够量氧气的供给。因此,在选用灭火剂时既要考虑灭火剂对扑灭阴燃火灾的效力,也要考虑灭火剂的绝缘性,而氮气作为一种惰性气体正好适用于扑救阴燃火灾,同时又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
制氧企业或钢铁企业在生产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氮气,氮气管网遍布厂区,为用于电缆隧道的灭火系统提供了方便充足的条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细水雾灭火系统和超细干粉灭火剂对扑灭电缆火灾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闭式电缆隧道氮气自动消防系统,它能够快速、有效、安全、清洁地扑灭密闭式电缆隧道中的火灾,为快速恢复供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密闭式电缆隧道氮气自动消防系统包括密闭式电缆隧道,该电缆隧道至少设有一个通风口,每一个通风口都设有通风装置和防火阀;所述电缆隧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口与报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口电连接,所述电缆隧道内沿着该电缆隧道贯穿有氮气喷淋管道,所述氮气喷淋管道上分布有氮气喷淋装置,所述氮气喷淋管道的氮气输入口与氮气输送管道的氮气输出口相连通,所述氮气输送管道的氮气输入口与氮气源相连通,所述氮气输送管道上串接有氮气释放阀,所述氮气释放阀的控制信号输入口与所述报警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口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了通风口设有通风装置和防火阀,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口与所述报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口电连接,氮气释放阀的控制信号输入口与报警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口电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当电缆隧道的温度超过电缆燃点温度设定值时,报警控制器给氮气释放阀发出控制信号,氮气释放阀打开,氮气便快速地从氮气输送管道流向氮气喷淋管道并从喷淋装置中喷入电缆隧道内,实现自动灭火。由于防火阀已关闭,电缆隧道基本构成密闭的空间,电缆隧道内的残留空气因氮气的喷入使残留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趋向于零,这样残留空气中的氧气就失去助燃的作用,达到快速、有效地扑灭电缆火灾的目的。由于采用了氮气作为灭火剂的技术手段,氮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以气态的方式存在,所以,采用氮气扑灭电缆火灾不但不会发生接地、短路、放炮等电气事故,达到了安全灭火的目的,而且还能达到清洁灭火的目的,免去了长时间清理超细干粉的烦杂工作,灭火之后,只需打开防火阀,启动通风装置将电缆隧道内的氮气排出,随着氮气的排出,电缆隧道内的气压下降到低于大气压时,外面的空气就会流入电缆隧道,使电缆隧道内的空气清新,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电缆隧道进行检修维护,快速恢复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