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烫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198.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玮;龚晓彬;蔡冀红;姚金成;陈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鹏印刷厂 |
主分类号: | B41G1/04 | 分类号: | B41G1/04;B41F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印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烫金装置。
背景技术
发票等票证往往需要印制防伪标识,也有的需要印刷中奖信息。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539651于2004年10月27日公开的一种刮开式有奖发票组合印刷新工艺,包括胶印,喷码印刷,覆盖层印刷,印后加工,所述喷码印刷与覆盖层印刷之间加入了数码监控装置用于号码印制的监控,克服了传统工艺人工号码检验,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确保有奖发票遮盖式印制的保密性。覆盖层印刷则采用了柔印技术对隔离油和银浆进行印制,速度高,消耗少,易烘干,图案更清晰,色泽更丰满。该技术方案包括胶印印刷,喷码印刷,覆盖层印刷,印后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印刷与覆盖层印刷之间加入了数码监控装置用于号码印制的监控,覆盖层印刷则采用了柔印技术对隔离油和银浆进行印制,其工艺流程为:步骤1胶版印刷将印件上底纹图案用胶印技术印制于纸张上,在印刷过程中采用UV油墨和紫外光固化;步骤2号码喷印和监控将需要印制的数据信息通过数码处理器,将信息分别传送到喷墨头和数码监控器,喷墨头对纸张进行信息的喷印,前方的传感器则将纸张上已印制好的信息,传送至数码监控器,数码监控器对二路信息进行对比识别;步骤3覆盖印刷对已印制好的数据信息部位采用柔印技术进行局部的隔离油印制和多道银浆印制,在印刷过程中采用UV油墨和紫外光固化;步骤4印后加工是最后对印件进行分切。
现有技术中的有奖发票,大都与前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样,采用隔离油隔离信息层,并通过UV油墨或银浆形成遮盖层,印刷行业也将这种技术称为刮刮墨。
然而,前述的刮刮墨遮盖层本身不能构成防伪手段,另一方面,控制遮盖层用墨量的方式也不能用来控制发票或票证成品的总量,发票或票证容易被防制,或因半成品外流造成真假难辩。现有的印刷工孔及装备无法突破以上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记录烫金标识使用数量的烫金装置。
独立地,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在票证的中奖信息层上设置具备激光防伪烫金标识的烫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辊和烫金辊,底辊是主动辊,底辊上压设第一压料辊,第一压料辊的轮面与底辊的轮面相抵接,构成对底纸的牵引,底辊前还设有第一引导辊,第一压料辊后还设有收卷辊;底纸走过的路径为:第一引导辊、底辊、压料辊、收卷辊;还包括烫金纸放料辊和烫金纸收废辊,烫金辊设置于烫金纸放料辊与烫金纸收废辊之间,烫金辊之前还设有第二引导辊,烫金辊之后还设有烫金纸牵引辊和第二压料辊,烫金纸牵引辊是主动辊,第二压料辊的轮面与烫金纸牵引辊的轮面相抵接,构成对烫金纸的牵引;烫金纸走过的路径为:烫金纸放料辊、第二引导辊、烫金辊、烫金纸牵引辊及第二压料辊、烫金纸收卷辊;所述烫金辊是主动辊,所述烫金辊具有加热装置,烫金辊表面设有烫金模板;烫金纸纵向排列有烫金标识,所述烫金纸放料辊与所述第二引导辊之间还设有烫金标识记数器。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辊之前还设有印刷装置,所述底纸由印刷装置经第一引导辊再至所述底辊。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辊之前还设有底纸放料辊。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辊与所述底辊之间具有第一追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引导辊与所述烫金辊之间具有第二追位传感器,所述烫金纸牵引辊连接伺服马达。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烫金辊内部的一个腔室,以及通过旋转接头与腔室连通的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通过油泵连接热油机,热油机内设有由温控器控制的电热管,所述烫金辊内具有与所述温控器连接的热电偶。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金纸收卷辊是有张力控制的主动辊;所述收卷辊也是有张力控制的主动辊。
烫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烫金模板在所述烫金辊筒圆周方向上成组并且均布设置,所述烫金辊连接第二伺服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鹏印刷厂,未经深圳市东鹏印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