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路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0858.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峰;陈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路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安全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短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短路在设备工作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事情,所以在很多场合都会在线路中装配,设计短路保护电路,如断路器,熔断器,电流检测电路等等。这些都是在短路实际发生之后才采取的保护措施,有时也会对设备等造成损坏和伤害;无法预防短路发生,无法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已发生短路,操作人员又没有知晓的情况下送电,导致设备短路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短路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预防短路的发生,可以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短路的情况操作人员继续送电而导致设备短路烧坏,保护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短路保护装置,该短路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通过控制电路的触点连接到交流电AC220,控制电路还连接有报警电路。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第一双路接触器U1、第二双路接触器U2、三极管、辅助电路、第一电源VCC和第二电源VCC1,所述光电耦合器的1脚串联电阻后连接到第一电源VCC,光电耦合器的2脚连接到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一个常闭触点,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另一个常闭触点空置,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连接到交流电AC220,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的连接线上设有保险丝,光电耦合器的3脚串联辅助电路后连接到三极管的1脚,光电耦合器的4脚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所述三极管的3脚连接到接地点GND,三极管的2脚串联第二双路接触器U2的线圈后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第二双路接触器U2的一个常闭触点和一个常开触点均连接到接地点GND,第二双路接触器U2的另一个常闭触点和另一个常开触点均空置,第二双路接触器U2的两个活动触点分别串联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线圈和报警电路后再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双路接触器U2的线圈并联有续流二极管。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电路接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和测试工作组,所述金属外壳连接到接地GND,测试工作组的C1和C2触点分别连接到第一双路接触器U1的两个活动触点。
优选的是,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并联的闪光器和蜂鸣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短路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预防短路的发生,可以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短路的情况操作人员继续送电而导致设备短路烧坏,保护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短路保护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短路保护装置,该短路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电路3、报警电路2和测试装置1,所述测试装置1通过控制电路3的触点连接到交流电AC220,控制电路3还连接有报警电路2;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光电耦合器31、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三极管34、辅助电路35、第一电源VCC和36第二电源VCC1 37,所述光电耦合器31的1脚串联电阻后连接到第一电源VCC36,光电耦合器31的2脚连接到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一个常闭触点,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另一个常闭触点空置,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连接到交流电AC220,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的连接线上设有保险丝4,光电耦合器31的3脚串联辅助电路35后连接到三极管34的1脚,光电耦合器31的4脚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 37;所述三极管34的3脚连接到接地点GND,三极管34的2脚串联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的线圈后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 37,;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的一个常闭触点和一个常开触点均连接到接地点GND,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的另一个常闭触点和另一个常开触点均空置,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的两个活动触点分别串联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线圈和报警电路2后再连接到第二电源VCC1 37;所述第二双路接触器U2 33的线圈并联有续流二极管38;所述辅助电路35接地连接;所述测试装置1包括金属外壳11和测试工作组12,所述金属外壳11连接到接地GND,测试工作组12的C1和C2触点分别连接到第一双路接触器U1 32的两个活动触点;所述报警电路2包括并联的闪光器22和蜂鸣器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