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0666.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才;王青;叶洪敏;周景伟;刘阳;樊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3 | 分类号: | B01D53/73;C01F11/46;B01D53/80;B01D53/14;B01D53/1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周淑昌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碱法 脱硫 氧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通过实验研究证明:PH值是影响石灰石--石膏法中亚硫酸钙氧化反应的最主要因素,PH值越低,氧化速度越快,但是PH值越低,二氧化硫逸出加快,为了得到高的氧化速率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硫逸出,选择PH值为5.0-5.5氧化最为适宜,而双碱法浆液PH在8~9,很难进行氧化反应。双碱法脱硫工艺中的亚硫酸钙氧化一直是一个难题,脱硫液PH一般都比较高,通常为7~9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很难被氧化成硫酸钙。PH值高,有利于脱硫,PH值低,有利于氧化,通常采用多级氧化,或小循环氧化,但是,大多都是能耗高,氧化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双碱法脱硫工艺中的亚硫酸钙氧化难题,能耗低、氧化效果达到90%的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及方法,包括相互连接的脱硫塔、烟道除雾器、烟道、集水槽、酸液浆液池、泵、碱液浆液池、泵、多级氧化池;其特征是:在烟道上设置喷淋用的雾化喷头;在泵后面设置酸液旋流器;在泵后面设置碱液旋流器。提供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使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来自脱硫塔中的烟气在进入烟道时,经过烟道上设置雾化喷头的工艺水喷淋后,由烟道除雾器对没有气化的水与烟气进行分离,分离的水汇集到集水槽中,由管道流入酸性浆液池中,通过泵加压,进入酸液旋流器分离烟气中带来的飞灰,溢流为相对纯净的亚硫酸溶液,其PH值为3.5~5,进入多级氧化池;脱硫碱浆液进入碱液浆液池通过加压泵加压后,进入碱液旋流器,分离脱硫生成的亚硫酸钙,溢流返回脱硫工艺,底流为浓度为40~50的亚硫酸钙浓浆,进入多级氧化池;在多级氧化池中调制成PH值为5~6的溶液,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的浆液进入石膏脱水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烟道上设置喷淋装置,利用工艺水吸收二氧化硫,形成PH为3.5~5的亚硫酸溶液,用此溶液与脱硫生成的亚硫酸钙配制成PH值为5~6的溶液,进入氧化池进行氧化,其氧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本发明实施例能耗低、氧化效果好,可以用于新脱硫塔设计,也可用于现有脱硫塔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及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1.脱硫塔;2.烟道除雾器;3.雾化喷头;4.烟道;5.集水槽;6.酸液浆液池;7.泵;8.酸液旋流器;9.碱液浆液池;10.碱液旋流器;11.泵;12.多级氧化池。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脱硫塔1下部设置烟道4,烟道4中安装有烟道除雾器2和雾化喷头3,烟道除雾器2下部安装有集水槽5,与集水槽5依次相连的有酸液浆液池6、泵7、酸液旋流器8、多级氧化池12;另一路碱液浆液池9与碱液旋流器10、泵11与多级氧化池12相连。提供一种双碱法脱硫氧化装置使用的方法:脱硫塔1中的烟气在进入烟道4时,经过烟道4上设置雾化喷头3的工艺水喷淋,并由烟道除雾器2对没有气化的水与烟气进行分离,分离的水汇集到集水槽5中,由管道流入酸性浆液池6中,通过泵7加压,进入酸液旋流器8分离烟气中带来的飞灰,溢流为相对纯净的亚硫酸溶液,其PH值为3.5~5,进入多级氧化池12;另一路来自脱硫的脱硫碱浆液进入碱液浆液池9,通过加压泵11加压后,进入碱液旋流器10,分离脱硫生成的亚硫酸钙,上溢流返回脱硫工艺,下底流为浓度40~50的亚硫酸钙浓浆,进入多级氧化池12;在多级氧化池12中与PH值为3.5~5亚硫酸溶液混合,调制成PH值为5~6的溶液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的浆液进入石膏脱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