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60019.3 | 申请日: | 2012-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K9/20;A61P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阑尾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阑尾炎中医称为肠痛,由于饮食不节,饱食后蹦跳、跑步、急走等剧烈运动引起大肠运动痞塞,气血瘀滞,以致湿热热毒内生,积于肠中而发病,如血肉腐败、便化而为浓。还有年老体弱气血双亏,大肠运化痞塞,气血瘀滞,积于肠中而发病。
中医治疗阑尾炎须辨证施治,分为瘀滞型、湿热型、热毒型、虚塞型。目前治疗阑尾炎的中成药多是一种成药治疗多种类型阑尾炎,没有分型,针对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
本发明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配方组成: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桅子15g、大黄20g、丹皮15g、大红藤50g、厚补15g、败酱草50g、陈皮15g、半夏15g、枳壳15g、木香15g、赤芍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冲洗后,浸泡3小时后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真空脱水干燥,采用中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病症。目前治疗阑尾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本发明采用中药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免去手术之苦、针对性强、疗效确切。具有利水渗湿、行气降逆、消痛排脓、清热解毒的功效。
临床记录:治疗57例,治愈52例,无效5例,治愈率91%。
典型病例:廖文斌,男,40岁,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3天有余伴畏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查体湿38.5℃,白细胞总数13,000/立方毫米,经化验确诊为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服用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湿热型阑尾炎的药物,7天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按重量份的配方: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桅子15g、大黄20g、丹皮15g、大红藤50g、厚补15g、败酱草50g、陈皮15g、半夏15g、枳壳15g、木香15g、赤芍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冲洗后,浸泡3小时后煮沸三次,每次30分钟,过滤,真空脱水干燥,采用中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诊断标准:症见身热,体温在38℃以上,厌食,右下腹压痛明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口干渴,便秘,尿赤黄,白细胞总数在10,000~15,000/立方毫米之间。本型多见于炎症较严重的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的早期或轻症腹膜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