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工艺计算机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9989.1 | 申请日: | 2012-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平;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工 计算机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连铸工艺计算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用连铸机自动化系统采集连铸工艺现场的生产过程数据;
对采集到的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录像式处理,以重现生产控制过程;
根据质量改进的目标,从重现的生产控制过程中收集质量数据;
将所述收集的质量数据输入到质量学习型专家系统模型、流程自定义模型和神经元网络模型中,得出质量改进方案参数,并生成更新的程序和数据;
将所述更新的程序和数据传输至连铸机自动化系统,以便所述连铸机自动化系统根据该更新的程序和数据对连铸机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自定义模型中包括多个子系统模型,所述多个子系统模型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自定义模型包括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和动态配水模型,所述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根据结晶器区域的过程数据计算得出结晶器出口侧的铸流坯壳厚度,所述动态配水模型根据所述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计算出的铸流坯壳厚度进行水量设定计算、二冷区域坯壳厚度计算。
4.一种连铸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产过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调用连铸机自动化系统采集连铸工艺现场的生产过程数据;
生产过程回放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录像式处理,以重现生产控制过程;
质量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质量改进的目标,从重现的生产过程中收集质量数据;
质量改进模块,用于将所述收集的质量数据输入到质量学习型专家系统模型、流程自定义模块和神经元网络模型中,得出质量改进方案参数,并生成更新的程序和数据,并传输至连铸机自动化系统中,以便所述连铸机自动化系统根据该更新的程序和数据对连铸机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自定义模型中包括多个子系统模型,所述多个子系统模型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自定义模型中包括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和动态配水模型,所述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根据结晶器区域的过程数据计算得出结晶器出口侧的铸流坯壳厚度,所述动态配水模型根据所述结晶器漏钢预报模型计算出的漏钢坯壳厚度进行水量设定的计算和二冷区域坯壳厚度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9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