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的中药、制备方法和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824.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23K1/18;A61P31/04;A61K3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防 治疗 白痢 中药 制备 方法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兽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的中药。
背景技术
鸡白痢一直是养鸡业危害性大且多发的传染性疾病, 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10月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因此,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 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本病不但雏鸡易感, 且50~120日龄的青年鸡也常有暴发。该病的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 致死率高达50%~60%,是养禽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鸡白痢的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菌(S. Pullorum )(简称白痢菌, 下同)。沙门氏菌( Sallonella)病原体,属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是一大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形态、培养特性、反应和抗原结构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人畜共患肠道疾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包括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形态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0.3~0.5μm×1~1.25μm) , 革兰氏染色阳性, 不运动, 无荚膜, 不形成芽孢, 兼性厌氧, 外界环境中耐寒不耐热, 在沸水中立即死亡, 但在蛋内需煮沸5min 方可杀死, 一般消毒剂在短时间内都能将其杀死。该菌仅感染鸡与火鸡, 在病鸡的肝、肺、肠、卵黄囊、心及血液中含菌量最高。
鸡白痢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白痢菌进入机体, 被巨噬细胞吞噬, 在肠壁定居、繁殖, 巨噬细胞内的菌体被破坏则释放出内毒素。当动物机体抵抗力强时, 白痢菌在肠内经1~5天被消灭。一旦环境适宜、机体抵抗力减弱时, 白痢菌随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从而形成相应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目前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病的常用方法是依靠抗菌素和磺胺类等西药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造成了鸡沙门氏菌耐药性逐年增加,不仅引起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也会引起条件性致病菌及体内共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群,也危害着人类健康。因此,寻求防治鸡沙门氏菌病的疗效好且无公害的耐药抑制剂,获得安全的家禽产品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在治疗感染、逆转(或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作用,这提示我们可以在中药中寻找既有良好耐药消除效果又没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较低的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病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这种中药对鸡白痢预防和治疗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能增加机体抵抗力、疗程短、作用迅速、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的中药,其包括:黄连、苦参、白头翁、知母、夏枯草、金银花、玄参、党参、白术、莲子、乌梅、石榴皮、薏苡仁。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连33~39重量份、苦参13~19重量份、白头翁42~49重量份、知母36~42重量份、夏枯草17~21重量份、金银花23~30重量份、玄参12~18重量份、党参25~32重量份、白术20~26重量份、莲子15~22重量份、乌梅13~18重量份、石榴皮10~16重量份、薏苡仁9~14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连36~39重量份、苦参16~19重量份、白头翁46~49重量份、知母39~42重量份、夏枯草19~21重量份、金银花26~30重量份、玄参15~18重量份、党参28~32重量份、白术23~26重量份、莲子19~22重量份、乌梅15~18重量份、石榴皮13~16重量份、薏苡仁12~14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还可以包括山楂和鸡内金,所述山楂和鸡内金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山楂3~6重量份、鸡内金2~4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还可以包括女真子和墨旱莲,所述女真子和墨旱莲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女真子6~10重量份、墨旱莲7~12重量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煎剂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
第二步,向粉碎后的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1~2倍的水再次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生药浓度为1g/ml~3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