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的多芯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9705.9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祥;朱俊祥;倪双林;朱斌;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南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02;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21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频 连接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的多芯接头。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以下简称RF连接器)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是电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射频同轴连接器靠机械结构保证电气特性,零件加工主要是车削机加工,装配手工作业多,难以进行自动化装配,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随着整机系统的小型化,RF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除起桥梁作用外,兼有处理信号的功能,如滤波、调相位、混频、衰减、检波、限幅等。RF连接器要求低驻波、低损耗来足武器系统和精密测量的需要。同时要求大容量、大功率来适应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
目前,射频连接器的连接方式采用单芯内导体,只能进行单通道传输,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差;且接头的锁口结构为钢球锁口,弹性系数小,拉动电缆容易导致断连现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的多芯接头,该多芯接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好,使用时更加简单快捷,能有效的抗震动,抗冲击,并且可以防止因拉动电缆而导致的断连现象发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的多芯接头,包括壳体和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设置在壳体内并由一组芯线组成;壳体包括连接体和主体,连接体通过簧片式自锁口结构与主体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一组芯线为六根,且六根芯线均匀分布在导体上。
所述簧片式自锁口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弹簧片,设置在连接体上与弹簧片相适配的卡槽,连接体通过弹簧片和卡槽与主体连接。弹簧片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主体的圆周上;卡槽同样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体的圆周上;弹簧片的位置与卡槽相适配。
本发明将原来的单芯内导体改进为多芯内导体,既可单通道传输,也可以多通道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将原先的钢球锁口结构改进为簧片式自锁口结构,铍铜材质的簧片锁口结构加大了锁口的弹性系数,同时插拔式的自锁口方式使用时更加简单快捷,能有效的抗震动,抗冲击,并且可以防止因拉动电缆而导致的断连现象发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体和芯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射频连接器的多芯接头,见图1和图2,该多芯接头包括壳体1和导体4,导体4设置在壳体1内并由一组6根芯线2组成;且六根芯线2均匀分布在导体4上。壳体1包括连接体11和主体12,连接体11通过簧片式自锁口结构3与主体12连接。簧片式自锁口3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12上的弹簧片31,弹簧片31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主体12的圆周上;设置在连接体11上与弹簧片相适配的卡槽32,卡槽32同样也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体11的圆周上,弹簧片31的位置与卡槽32相适配。连接体11通过弹簧片31和卡槽32与主体12连接。
本发明将原来的单芯内导体改进为多芯内导体,既可单通道传输,也可以多通道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将原先的钢球锁口结构改进为簧片式自锁口结构,铍铜材质的簧片锁口结构加大了锁口的弹性系数,同时插拔式的自锁口方式使用时更加简单快捷,能有效的抗震动,抗冲击,并且可以防止因拉动电缆而导致的断连现象发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南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南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的解调处理、下行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波导双工器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