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与手持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8951.2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宇;区宗源;曾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46;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关结合数据传输与收音元件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以及笔记型电脑(notebook computer)等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此类电子产品或手持式多媒体行动装置皆具有电连接器以及收音装置,例如USB连线以连接于电脑建立数据传输连线,也可以用交流配接器(AC adapter)进行充电;以及收音麦克风,以用于通话或是录音等功能。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越来越小,且外观设计也渐趋简洁,在设计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的外观时,为了麦克风收音孔而必需另外寻找开孔位置,此举不但影响外观且使外壳的制作上变得更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了麦克风的电连接器,可以简化采用此电连接器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结构设计与空间布局,并有助于节省此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采用前述整合了麦克风的电连接器,由此简化结构设计与空间布局,不仅外型设计上更为精简美观,内部元件设置更具弹性,并有助于降低元件数量,节省制作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本体、多个电连接部以及麦克风。本体的前端具有插槽。多个电连接部,设置于该插槽中。麦克风设置于该本体内,且该本体提供收音孔道,用以连通该麦克风至该本体外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子处理元件、电连接器电耦接于该电子处理元件。电连接器包括本体、多个电连接部、麦克风。本体的前端具有插槽。多个电连接部设置于该插槽中。麦克风设置于该本体内,且该本体提供收音孔道,用以连通该麦克风至该本体外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麦克风设置于本体相对于其前端的后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收音孔道包括插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收音孔道还包括位于插槽外围的至少一贯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本体包括隔板,麦克风与插槽分别位于隔板的相对两侧,且隔板具有至少一孔洞,连接麦克风与插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收音孔道包括位于插槽外围的至少一贯孔。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包封材料,以包覆麦克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的包封材料包括橡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为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Micro USB)连接器。
基于上述,依照本发明所提出的电连接器以及手持电子装置是将麦克风整合于电连接器的内部,并可选择通过电连接器原有的插孔或是额外设置贯孔来作为收音孔道。如此,将可大幅减少两元件原先所需的布局空间以及制作成本。采用此电连接器的手持电子装置也因为省去了原先需要设置麦克风以及收音孔道的空间,因此可以简化结构设计与空间布局,使得其他元件的设置更具弹性。同时,由于麦克风与电连接器被整合为单一元件,因此可以减少元件数量。此外,由于手持电子装置的外壳可不需另外设置收音孔,因此可以减少外壳设计的复杂度,使外壳的外型设计上更为精简美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1C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B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C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连接器 110:本体
111:前端插槽 112:收音孔道
120:麦克风 130:电连接部
140:麦克风容置部 150:隔板
151:孔洞 160:电路板
200:电连接器 210: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电动机和具有该直流电动机的车辆
- 下一篇:台式生胶片样品拉力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