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氧氟沙星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688.7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苗艳勤;鲁麟;王华;袁树青;刘慧慧;贾虎生;高志翔;杜晓刚;景姝;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51/54 | 分类号: | 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氟沙星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机材料,特别是涉及4-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左氧氟沙星。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也称场致发光(EL),是指在电场作用下某种活性材料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产生发光的过程。有机电致发光是以有机材料为活性层的EL过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电量的20%被用于照明。目前最常用的两种传统白光光源——白炽灯和荧光管对能量的利用效率都不高,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一般为7~20lm/W,而荧光管为40~90lm/W。越是现代化的国家对于灯具照明的使用量也越大,如果能用较少的电力产生一样的照明效果,就能达到很好的节约能源效果。为了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开发新型白光光源是很有意义和前景的,而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就具备了这种潜能。
OLED器件具有低电压驱动、高效率、低功耗和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等特点。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是实现全彩显示的有效方法之一,将白光器件与彩色滤色膜相结合,通过滤色膜将白光转换为其他颜色,就可以得到全彩色OLED器件。现在OLED已进入照明产业,用以作为一些特殊用途的光源。
OLED与LED一样,同属于固态照明,都具有发热量低、耗电量小、反应速度快、体积小、耐震耐冲击、可平面封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产品等优点,没有白炽灯泡高耗电、易碎及日光灯废弃物含汞污染、启动电压高等问题,因此被称为“绿色光源”。除具有固态照明共有的优点外,OLED照明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1)OLED属于扩散型面光源,不需要像LED一样通过额外的导光系统来获得大面积的白光光源;2)由于有机发光材料的多样性,OLED照明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所需颜色的光,目前无论是小分子OLED,还是聚合物PLED,都已获得了包含白光光谱在内的所有颜色的光;3)OLED可在多种衬底材料如玻璃、陶瓷、金属,尤其是塑料类可挠性材料上制作,这使得设计照明光源时更加自由;4)采用制作OLED显示的方式制作OLED照明面板,可在照明的同时显示信息;5)OLED在照明系统中还可被用作可控色,允许使用者根据个人需要调节灯光氛围;6)OLED器件的工作电压很低,利于控制,使用非常安全。
虽然OLED具有上述优点,并且在小型手机显示屏已经可以见到OLED 的新姿。但是其材料的色纯度、稳定性、器件的制造成本以及驱动电路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至今一直没有大量的产业化。
到目前为止,用于制备OLED器件的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性能上都比较成熟,但制备白光OLED只有红光和绿光材料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蓝光材料作为互补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白光OLED。在OLED 材料研究中,由于蓝色发光材料一般具有较宽的能隙,很难同时满足蓝光对效率和色纯度的要求,以及蓝光材料在稳定性方面的种种困难,蓝光OLED材料一直较红光、绿光OLED材料发展慢,且很不成熟,这就制约了白光OLED的发展。
从已经报道的文献来看,三环芳香烃化合物以其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色纯度,已经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含氮化合物的特殊电子结构,又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使其在器件效率方面独领风骚。喹诺酮类药物及其衍生物正好具备这种结构。
喹诺酮类(quinolones)药物是指含有4-喹诺酮类母核的合成抗菌药物,属于静止期杀菌剂,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浓度高、口服吸收好、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抗菌后效应较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按问世先后可分为四代:第一代是1962年合成的萘啶酸(nalidixic acid),因吸收差、毒性大、抗菌作用差,已被淘汰;第二代是1973年合成的吡哌酸(pipemidic acid)等,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第三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世的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等;有文献将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生产的氟喹诺酮类称为第四代,如莫西沙星、吉米沙星(gemi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等。第三代和第四代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患非常重要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接线器
- 下一篇:一种反置透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