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热致液晶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原位自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538.6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夏英;吕枭枭;葛雪明;翁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92 | 分类号: | C08G63/692;C08G63/685;C08G63/78;C08L55/02;C08L67/02;B29C43/58;B29B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液晶 聚酯 制备 方法 原位 增强 abs 复合材料 应用 | ||
1.低熔点含磷氮的新型热致液晶共聚酯,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其中n的取值为:6~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液晶共聚酯的制备方法,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在共聚酯的主链上引入柔性间隔基以及含磷、含氮的单体,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按原料摩尔比TPA∶2TPA-DH∶p-AHB∶DOPO-AHQ=3∶2∶4∶13的摩尔比,将原料置于带有搅拌装置和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油浴条件下使反应物在150℃进行初熔,待反应物完全熔融后将油浴升温至170℃继续反应,在搅拌及氮气保护条件下,以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当温度升至240℃时,反应体系出现明显的搅拌乳光,此时反应体系粘度较高,副产物不易逸出,故停止通氮,用油泵抽真空;再升温至270℃继续反应,当反应器内的压力维持不变时,反应结束,停止加热,使反应产物在空气中冷却;冷却过程中,产物由粘稠状迅速变成坚硬的棕色固体,同时伴有轻微响声,将固体取出并用研钵研成粉末状,得热致液晶共聚酯;
所述2TPA-DH为对苯二甲酸与1,7-庚二胺的缩合产物,结构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热致液晶共聚酯在热塑性树脂ABS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ABS树脂和新型热致液晶共聚酯按质量比100∶5混合均匀,在双辊混炼机上于175~185℃范围内进行熔融混炼,然后将取下的薄片按同一取向叠放在平板硫化机的两模板之间,于185℃,15MPa下模压成型,取出的样板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段时间,得到ABS/TLCP原位自增强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5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碱稳定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太阳能发电系统及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