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8424.1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铭;孙永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式双头螺柱 装卸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头螺柱装卸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双头螺柱装配时主要采用旋入式装卸夹具,该夹具在装配时,需先将夹具拧入将要安装的螺柱头上,然后再采用气动或液压扳手将螺柱拧入对应的螺纹孔,拆卸时需固定螺柱,反方向旋转夹具,将夹具与螺柱分离。
旋入式装卸夹具装夹、拆卸所需时间长,装卸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且螺纹频繁受力,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旋入式装卸夹具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由夹具本体、保持架、3根滚柱、挡环、及紧定螺钉组成。
其中,夹具本体上部0.5-1寸内方孔用于与电动扳手或气动扳手的方榫连接,下部由适量凹槽构成型腔,凹槽的凹陷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0.8-1.5毫米,在装卸时套在螺柱上;保持架置于夹具本体下部型腔内,为圆筒型结构,其长度较夹具体型腔深度略低0.3-0.7毫米,外径小于夹具本体型腔内径最小处0.3-0.5毫米,内径大于螺柱外径0.3-0.5毫米,保持架厚度较滚柱直径尺寸小约0.8-1.5毫米,其中平均分布有三个沿轴心方向的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直径大于滚柱直径0.4-1.5毫米,长度不小于滚柱长度;3个滚柱放置在保持架的圆柱形槽内,滚柱外径4-10毫米,长度不小于螺柱一端螺纹尺寸;夹具本体底部设有挡环,通过紧定螺钉与夹具本体相连,防止滚柱和保持架滑落。
所述夹具本体上的凹槽数量为3的倍数,在装卸夹具使用出现一定磨损后,可更换1套滚柱,放置于新的凹槽中,即可继续使用。
所述保持架上圆柱形槽的中心向保持架外径偏移约0.2-0.7毫米。
所述滚柱采用耐磨轴承钢制造,使用寿命长。
所述挡环内径与保持架内径相同。
在装配时,由于螺柱与滚柱之间存在间隙,只需将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插在螺柱上即可,装夹非常方便;当旋转夹具本体时,保持架相对静止,夹具本体型腔内凹槽面挤压滚柱,从而夹紧螺柱,此时即可采用气动或液压扳手将螺柱拧入相对应的螺孔;螺柱拧紧后,略微向反方向旋转夹具本体,即可拆卸夹具。
本发明所述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装夹、退卸方便,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滚柱与螺纹接触点多,且采用耐磨轴承钢制造,使用寿命长;同时,该夹具可拧紧不同螺距的螺纹,甚至可拧紧仅一端有螺纹的螺柱,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装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夹紧螺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本体;2、保持架;3、滚柱;4、紧定螺钉;5、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插入式双头螺柱装卸夹具的结构,它由夹具本体(1)、保持架(2)、3根滚柱(3)、挡环(5)、及紧定螺钉(4)组成。
其中,夹具本体(1)上部0.5-1寸内方孔用于与电动扳手或气动扳手的方榫连接,下部由适量凹槽构成型腔,凹槽的凹陷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0.8-1.5毫米,在装卸时套在螺柱上;保持架(2)置于夹具本体(1)下部型腔内,为圆筒型结构,其长度较夹具体型腔深度略低0.3-0.7毫米,外径小于夹具本体(1)型腔内径最小处0.3-0.5毫米,内径大于螺柱外径0.3-0.5毫米,保持架(2)厚度较滚柱(3)直径尺寸小约0.8-1.5毫米,其中平均分布有三个沿轴心方向的圆柱形槽,圆柱形槽直径大于滚柱(3)直径0.4-1.5毫米,长度不小于滚柱(3)长度;3个滚柱(3)放置在保持架(2)的圆柱形槽内,滚柱(3)外径4-10毫米,长度不小于螺柱一端螺纹尺寸;夹具本体(1)底部设有挡环(5),通过紧定螺钉(4)与夹具本体(1)相连,防止滚柱(3)和保持架(2)滑落。
所述夹具本体(1)上的凹槽数量为6。在装卸夹具使用出现一定磨损后,可更换1套滚柱(3),放置于新的凹槽中,即可继续使用。
所述保持架(2)上圆柱形槽的中心向保持架(2)外径偏移约0.2-0.7毫米。
所述滚柱(3)采用耐磨轴承钢制造,使用寿命长。
所述挡环(5)内径与保持架(2)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8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