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低碳源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7868.3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吉芳英;金展;郭倩;李琪;刘娜;陈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硝化 功能 碳源 污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功能的低碳源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由SBR主反应池(1)、一个污泥酸化水解池A(2)以及厌氧释磷池B(3)和化学除磷池C(4)构成;
所述SBR主反应池(1)的进水管(12)由SBR主反应池(1)的上部接入,出水管(15)由下部接出,并从SBR主反应池(1)的底部接出两根管与释磷池B(3)相连,分别是外循环污泥管(5)和外循环污泥回流管(6);从化学除磷池C(4)接出一条除磷上清液回流管(7)到SBR主反应池(1),在SBR主反应池(1)内设置两套曝气装置,采用前置缺氧—进水—厌氧—微好氧—好氧—沉淀排水运行方式;SBR主反应池(1)通过剩余污泥管(23)与污泥酸化水解池A(2)相连;
所述污泥酸化水解池A(2)通过污泥消化液管(9)与释磷池B(3)相连,释磷池B(3)和化学除磷池C(4)从上部分别接入厌氧释磷池B(3)污水管(10)和化学除磷药剂管(11),并在两个池子之间接有相互连通的排水管(8);化学除磷池C(4)下接出一条化学污泥管(16),在不排化学污泥的时,化学排泥管(16)通过阀门关闭,只有在从化学除磷池C(4)排除化学污泥时,才将化学排泥管(16)的阀门打开进行排泥。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行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R主反应池(1)采用前置缺氧—进水—厌氧—微好氧—好氧—沉淀排水的运行方式,处理过程如下:
① 前置缺氧:上周期排水结束后,让释磷池B中的释完磷的外循环污泥回流到SBR主反应池(1),搅拌,使回流污泥充分混合,直至SBR主反应池开始沉淀排水时停止搅拌;此时空压机处于关闭状态,整个SBR主反应池中的混合液处于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吸磷,前置缺氧时间为30min-40min;反硝化吸磷结束后,将一部分污泥由外循环排至释磷池B(3);
② 进水:根据设定进水量设定进水时间,即进水量= 进水流量×进水时间,在厌氧段开始时将污水经进水管(12)抽入SBR主反应池(1),沉淀排水时,停止进水,整个进水时间为厌氧段和微好氧段时间之和;
③ 厌氧:开启搅拌器进行厌氧搅拌,使整个SBR主反应池中的混合液处于厌氧状态,厌氧时间为30min-40min;
④微好氧:厌氧结束后,采用微曝气方式,使SBR主反应池处于DO浓度在0.3~0.6mg/L的低氧好氧状态;在这个阶段开始回流上周期的化学除磷上清液,微曝气维持1h-1.5h;
⑤ 好氧:增加曝气量,使SBR主反应池进入好氧阶段,此时硝化菌继续氧化剩余的氨氮,聚磷菌利用氧气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避免后续沉淀排水时污泥释磷,好氧时间30min;
⑦ 沉淀排水:好氧完成后,停止曝气,SBR主反应池进行泥水分离,待污泥沉淀到SBR主反应池液面高度一半以下后,排水,排水结束后,排出剩余污泥至污泥酸化水解池A,系统进入下一周期循环,沉淀排水1h;
在以上处理过程中,在前置缺氧段后排至释磷池B(3)的一部分外循环污泥经过释磷后沉淀,上清液排入化学除磷池C(4)进行化学除磷,化学除磷上清液回流至SBR主反应池的好氧段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污泥则回流到下一周期的前置缺氧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磷池B回流至SBR主反应池(1)前置缺氧的外循环污泥约占总污泥量的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BR主反应池中吸磷污泥通过外循环污泥管(5)自流至厌氧释磷池B(3)后,要向厌氧释磷池B(3)注入污泥酸化水解池A(2)酸化水解液与污水的混合液作为释磷碳源,其加入量与释磷池B(3)中的污泥量体积比为1:1,然后进行厌氧搅拌,使池中释放的磷酸盐浓度达到35~40mg/L,释磷结束后,进行泥水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化学除磷过程中,要向化学除磷池C(4)中投加化学除磷剂,并搅拌使化学除磷剂与水中磷酸盐充分接触进行混凝沉淀,化学污泥通过池底部排泥管排出,上清液回流至SBR主反应池(1)的下一周的微好氧段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氮和有机物,随后释磷池B(3)富含磷酸盐的上清液再次排入排空的化学除磷池C(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酸化水解池A接受了来自SBR主反应器(1)排放的剩余污泥后,该污泥在酸化水解池中的停留时间约10天,然后搅拌、沉淀,最后再排1.5L至强化厌氧释磷池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8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