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莲蒿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7137.9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郝文芳;黄静;舒志明;梁宗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1/16;A61P35/00;A61P31/04;A61P33/06;A61P39/00;A61P39/06;A23D9/06;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莲 黄酮 微波 辅助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白莲蒿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又名万年蒿、铁杆蒿,系属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半灌木状草本植物,资源丰富,除高寒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常作为民间药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效。近年来药理实验证实,白莲蒿的乙醇提取物可降低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TNF-α活性,减轻肝组织损伤,且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保肝护肝之功效[2]。白莲蒿化学成分丰富,富含黄酮类化合物[3],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保护肝损伤、抗肿瘤、抗菌、抗疟原虫、消炎和抗氧化等显著的药理活性,已受到广泛关注[4,5]。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可抑制油脂及富含油脂食品的脂质过氧化,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的作用,避免了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毒性和致癌性等缺陷[6],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白莲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寻求合适的提取工艺技术极其重要。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白莲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ique,MAE)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省时,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溶剂消耗少、低污染等优点[7,8],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是优化工艺参数的一种有效统计方法,采用多元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而确定最优工艺参数。响应面分析法因其设计合理、试验次数少和试验时间短,已被逐渐关注并应用于工艺优化中[9],常用设计如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Box-Benhnken Design(BBD)。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白莲蒿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莲蒿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将白莲蒿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后、阴干、粉碎过40目筛,称取粗粉置于三角瓶中,加石油醚浸泡过夜脱脂,倾去浸提液,于通风橱中挥去石油醚,晾干,保存于干燥处备用;采用乙醇水溶液进行微波提取,提取时间2min、25倍液料比(单位mL/g)、乙醇水溶液体积浓度为40%、微波功率280W。
本发明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及微波功率四个因素对白莲蒿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白莲蒿总黄酮的工艺参数,以期为白莲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时间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
图2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
图3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
图4微波功率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
图5为两因素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得率影响的响应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白莲蒿:2010年9月下旬采自陕西省安塞县;芦丁标准品(纯度≥98%):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DPPH·:Sigm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主要仪器设备
MG5017M微波炉(LG电器有限公司);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标准检验筛(浙江上虞市金鼎标准筛具厂);RE-52A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W-200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7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焊自愈型灌缝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红茶初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