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工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6730.1 申请日: 2012-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2833969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9
发明(设计)人: 吴荣钦;林伯安;凌国南;黄寒青;庄万历 申请(专利权)人: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5K5/00 分类号: H05K5/00;B32B5/24;B32B7/12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逯长明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立体 工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立体工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的立体工件。

背景技术

受惠于半导体组件与显示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不断朝向小型化、多功能化且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常见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包括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及行动电话(mobile phone)等。

为了减轻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机壳重量及提高机壳的结构强度,采用了复合材料来制作机壳。目前采用复合材料的机壳包含两金属板及一夹层(core layer),其中夹层位于两金属板之间,并分别与两金属板结合。

为了减少机壳的重量,夹层具有多个开口,而这些开口布满夹层的整面。然而,在立体成型后的机壳会因为夹层在机壳弯曲处的这些开口而产生外观上不平滑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于一种立体工件,用以保持其弯曲处在外观上的平滑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立体工件,其包括一第一具延展性板材、一第二具延展性板材及一夹层。夹层位于第一具延展性板材与第二具延展性板材之间。第一具延展性板材、第二具延展性板材及夹层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立体形状。第一具延展性板材具有一平坦区及一弯曲区。夹层具有一夹层平坦区及一夹层弯曲区。夹层平坦区重叠于板材平坦区,且夹层弯曲区重叠于板材弯曲区。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在夹层的夹层平坦区上形成开口来减少立体工件的重量,并通过夹层的夹层弯曲区来确保第一具延展性板材呈现出平滑的外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工件在立体成型前的分解图。

图2A为图1的立体工件在立体成型前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2B为图2A的立体工件在立体成型前的局部剖面分解图。

图3A为图2A的立体工件于立体成型后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3B为图3A的立体工件在立体成型后的局部剖面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夹层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夹层分为两独立构件的分解图。符号说明

100:立体工件          110:第一具延展性板材

112:板材平坦区        114:板材弯曲区

120:第二具延展性板材  130、130a:夹层

132:夹层平坦区        134:夹层弯曲区

136:开口              138:开口

142:胶层              144:胶层

230:夹层              230a:构件

230b:构件             232:夹层平坦区

234:夹层弯曲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工件在立体成型前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立体工件100包括一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一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及一夹层130。夹层130位于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与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之间。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及夹层130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类似三明治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可经由一胶层142与夹层130相互黏合,而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可经由另一胶层144与夹层130相互黏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与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可为金属板(metal plate)、包含金属的延性材料、或是预浸纤维片。预浸纤维片的材质可为植物纤维、玻璃纤维、或是碳纤维。当第一具延展性板材110及第二具延展性板材120为金属板时,则金属板为不锈钢板(SUS plate)、铝板(Aluminum plate)或镀锡钢板(SPTE)。此外,夹层130可为膜层(mylar/film)、纤维编织层(fabric)或预浸纤维片(prepreg),其中膜层可为塑料膜层,而纤维编织层或预浸纤维片的材质可为植物纤维、玻璃纤维、或是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