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回用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6227.6 | 申请日: | 2012-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孔健;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市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渗滤 液零排 放回 用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回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特点是水质水量波动大,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垃圾渗滤液的治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环境污染控制的一项重大课题(申欢,金奇庭,崔喜勤,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4):1-5)。其中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高,更难于处理。目前,渗滤液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极为关心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张萍,刘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脱氮处理技术,2007, 15(1): 6-9)。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从众多研究实例看,以中和吹脱—生化法为主的工艺对渗滤液处理至符合有关排放标准较难,微生物对渗滤液中所含难降解有机质的降解能力很低,而吹脱出的氨若不回收,会带来二次污染。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超声波、光催化、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等。(杨飞黄,杨顺生,曹东梅,等.反渗透及其在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2007, 33(3): 6-12)。
静电水处理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并已在水处理中显现出了独特的性能。
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水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活性氧和臭氧,它们均是强氧化剂,可以抑制、杀灭水中的细菌、藻类,对水进行消毒。同时静电活化水可使微生物细胞壁破裂,原生质流出,同样达到微生物灭活的效果。此外,该技术还具有阻止水垢生成的作用,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工业锅炉、采暖锅炉、工业循环冷却系统等需要进行水处理的场合,将为用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硕和,高蒙,张晓民. 生活用水静电水处理技术研究[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2,15 (1):23-30)。
电絮凝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在源水和多种行业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谢光炎,等. 废水净化的电化学方法进展[J]. 给水排水,1998,24(1):64-68)电凝聚又称电絮凝,就是在外电压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产生大量阳离子,对胶体废水进行凝聚沉淀。通常选用铁或铝作为阳极材料。将金属电极(如铝)置于被处理的水中,然后通以直流电,此时金属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铝离子在水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水解产物而起凝聚作用,其过程和机理与化学混凝法基本相同。同时,在电凝聚器中阴极上产生的新生态的氢,其还原能力很强,可与废水中的污染物起还原反应,或生成氢气。在阳极上也可能有氧气放出。氢气和氧气以微气泡的形式出现,在水处理过程中与悬浮颗粒接触可获得良好的粘附性能,从而提高水处理效率。此外,在电流的作用下,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可能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还有可能直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产生污泥。未被彻底氧化的有机物部分还可和悬浮固体颗粒被氢氧化铝吸附凝聚并在氢气和氧气带动下上浮分离。总之,电凝聚处理原水和废水是多种过程的协同作用,污染物在这些作用下易被除去(甘莉,甘光奉. 电凝聚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02,22(5):2-22)。
电吸附技术(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它是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他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陈兆林,孙晓慰,朱广东,等. 电吸附设备工作过程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1-14)。
在电化学反应器中,电极电位直接影响反应器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而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而电极电位值又同时受到反应器结构、填料和极板材料、外加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三维电极反应器也出现了多种型式,如:在传统二维电解槽电极间装填粒状或其他碎屑状工作电极材料;用一定体积的规整填料代替传统二维电解槽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在反应器特定位置加入隔膜而衍生出的改进型反应器以及复三维电极反应器等。(范彬,曲久辉,刘锁祥,等. 复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脱除饮用水中的硝酸盐 [J]. 环境科学学报,2001,21(1):39-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市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岩市康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