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辐射屏蔽制品材料机织合金铅纤维丝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55679.2 | 申请日: | 2012-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1/00 | 分类号: | C22C11/00;G21F1/02;G21F3/02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辐射 屏蔽 制品 材料 机织 合金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辐射防护生物屏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核电站的外照射线主要为γ射线,其主要来自核反应的裂变产物和被中子活化的管道及阀门,由于管道中活化腐蚀产物的出现,造成管道中放射性微粒的沉积,使控制区很多检修作业场所环境剂量偏高,增加了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一般采用屏蔽来解除。因此,在屏蔽材料选择上力求高效安全、造价便宜且节省空间,通常选择钢、铅、普通混凝土和重混凝土等。钢的强度较好,但价格较高;混凝土比重金属便宜,但密度小,屏蔽层厚度大;铅的优点是密度高、熔点低、耐蚀、对γ射线有良好的吸附性和不易被穿透特性、易于浇注且相对屏蔽层厚度较小,所以,铅是首选的屏蔽材料。
目前,我国在运行的核电站,控制区生物屏蔽系统采用的屏蔽制品(铅衣或铅屏)主要是:滚压成型的“无间隙固体金属块状铅板”,这种金属铅板存在铅当量低、适形性能差、产生废料多、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笨重,导致屏蔽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人员受照射时间长、剂量大;易造成保温层变形、下坠,控制区射线剂量增高,安全系数低,潜在风险大;不适合管道、阀门等特形设备和人员的屏蔽;且不易去污,使用寿命短等弊端。因此,铅板屏蔽制品在屏蔽效果与结构功能上难以兼容,不适应核工业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需要。
抗核辐射生物屏蔽制品除要具有较高的屏蔽效果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强韧性、热稳定性等)。据报道,当前,用于抗核辐射生物屏蔽的材料和制品主要有以下四类。一类是以普通工业用铅为主,滚压或浇注成型的无间隙金属块状铅板、铅砖、铅皮混凝土等;第二类是以铅粉为主,橡胶、聚乙烯发泡等作为基料混和复合而成的柔性制品的涂料、胶粘剂等;第三类是以无间隙金属块状铅皮作为内芯,内外层包覆交联发泡材料和合成橡胶锦纶材料制品;第四类是以铅等重金属做成空心微珠等轻质高强材料。实践证明,铅板、铅皮制品尽管抗核辐射效果较佳,但搭建屏蔽系统时使用量大,搭建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产生废料多,潜在风险大;且铅板制品适形性差,不能弯折,不适合管道、阀门等特型设备的屏蔽,操作不慎易掉落伤人或损坏设备。而铅粉与橡胶、聚乙烯发泡材料混和复合而成的制品、涂料和胶粘剂,虽具有一定的柔性,但由于铅粉颗粒易积聚,难以在基料中混和均匀,故屏蔽性能不均匀,且铅当量低、橡胶和聚乙烯等易老化,影响屏蔽效果,给工作人员带来被辐射的危险。铅等重金属做成的空心微珠轻质高强材料,虽抗核辐射性能优,但造价高、成本大,一般用于核能火箭发动机防核辐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便进一步制成轻、薄、省材、效果好的成品的核辐射屏蔽制品材料机织合金铅纤维丝。
本发明所述合金铅纤维丝总质量中除铅外,Sn≤0.0001%,Sb≤0.00002%,Bi≤0.0001%,Cu≤0.0013%,As≤0.00001%,Ag≤0.001%,Zn≤0.00005%,Cd≤0.00005%,Ni≤0.00001%,Ca≤0.00002%,Re≤0.0007%,In≤0.00001%,Al≤0.00001%,Au≤0.00003%,Fe≤0.0001%,Na≤0.000015%,P≤0.00018%,Pd≤0.00003%,S≤0.00018%,Te≤0.00002%,Se≤0.00003%,Wu≤0.001%;所述合金铅纤维丝的直径为0.01mm~1.0mm。
本发明所述抗拉强度为120~240MPa。
本发明由于其直径较小,可进一步通过织机形成柔软适形性能好的薄形布料,在显著提高核辐射屏蔽前提下,减少技术废料60%,节约原材料50%、节约能源30%,提高劳力生产率60%,克服了现有传统核辐射屏蔽制品结构和功能难以兼备的技术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分析粗铅锭含量
通常含铅质量百分比为98%。
二、生产步骤:
1)熔炼:将升温至沸点;
2)加硫除铜:
降温至450℃~800℃,加入硫0.02 kg,低温精炼30~50分钟,使铜物质溶析,降低合金铅中的铜的含量。
3)加碱精炼除砷、锡、锑:
将铅熔液升温至1600~1800℃,加入碱0.1 kg,精炼60~80分钟,使砷、锡、锑等物质折出,降低合金铅中砷、锡、锑的含量。
4)加锌精炼除银:
在铅熔液1000~1700℃的温度下,加入锌0.005 kg,精炼20~30分钟,降低合金铅中银的含量。
5)加碱精炼除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锦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抽屉及多面板的展示台
- 下一篇:自喷牙膏的牙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