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水冷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5578.5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泊山;卢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电机 水冷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车用电动机的结构,具体的说用于混合动力客车上的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动机的水冷铝合金机壳。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车用电动机主要用于驱动或辅助驱动汽车运行,因此除要求电机本身性能高之外,还要求电机本体的重量要轻,体积要小,即电机的功率密度要高。目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车用电动机大多为风冷异步电动机。虽然风冷异步电动机制造简单工艺性好,但体积大、重量重、散热差、温度高、故障率高。
因此解决新能源汽车车用电动机所要求的:功率密度高、容量大和使用环境恶劣而又要求电机温度低、整体体积小、重量轻等几大技术难题,解决电机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要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见到新能源混合动力客车上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动机用水冷铝合金机壳结构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 使用安全可靠的新型的复合励磁无刷发电机的水冷铝合金机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水冷机壳,其特征是:有一个由六等分中间设置有水道水路独立的扇形单元结合为整圆的铝合金机壳,整圆的机壳的两端面中间各有一圈环形凹槽,其中有两个相临的扇形单元上端设置有进出水口。
所述的六等分结合为整圆的铝合金机壳,其中每个独立的扇形单元的二端分别为燕尾式的一端凹和一端凸。
所述的铝合金机壳是在独立的扇形单元通过热挤压形成轴向方向的二道水道水路。
所述的进出水口的下端与水道水路相通。
本发明的独立的扇形单元等的结合制造工艺由下述实施例给出。
本发明做到电机温度低、整体体积小、重量轻,电机的机壳一般选择采用铝合金结构,铝合金较钢材具有导热好,重量轻的特点,加工容易,但强度较钢差,因此在结构上、工艺上需特别考虑。从加工角度考虑,铝合金成形多采取沙铸工艺,或精铸工艺,或低压铸铝工艺,重力铸铝工艺,或压铸铝工艺。相比较而言,压铸铝工艺,在这些成形工艺中工件的成形后的强度是最高的。但压铸铝工艺所需的工装模具的造价也是最高的,通常是低压铸铝工艺模具的上百倍的造价。因此除非特别大量的生产和定形的产品才可能采用压铸铝工艺。采用热挤压铝合金工艺也存在二个难点,挤压成形的工件不能太大,如采用分掰挤压成形后再拚成整圆,虽可以减小挤压设备的压力,但拚成整圆后,每掰之间一定要采用较大倒角的坡口焊,使接合部完全熔焊,势必焊缝较深,易产生焊接缺陷,使电机在运行中存在质量隐患。而本发明很好解决了以上难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机壳是采用铝合金结构,充分体现铝合金的导热好、重量轻、加工容易的特点,并采用铝型材的加工理念,将整圆的机座分成六等份考虑,在接合处留有接合间隙,可以方便拚接成一整圆,同时通过合理挤压将六等份拚压成整圆机座,并在每个接缝处进行小角缝焊。这样挤压成形的机座强度要比完全靠焊接成形的机座更牢固,而且因挤压的工件被分成六份,工件相对减小很多,工件不太大,挤压设备投入小,成形主要是靠挤压成形,小角缝焊仅起辅助作用,小角缝焊易于保证焊接质量,避免产生焊接缺陷,使电机运行可靠性提高。同时焊接费用降低,机座加工成本大大下降。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独立的扇形单元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独立的扇形单元结合为整圆视图。
图3是本发明独立的扇形单元二端凹凸的配合尺寸设计成间隙配合结构视图。
图4是本发明独立的扇形单元二端凹凸的配合尺寸设计成间隙配合施压结构视图。
图5是本发明独立的扇形单元之间弧焊结构视图。
图6是本发明总体结构视图。
图7是本发明水道水路展开结构视图。
图中1扇形单元,2环形凹槽,3进出水口,4水道水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视图, 有一个由六等分中间设置有水道水路4、独立的扇形单元1结合为整圆的铝合金机壳,整圆的机壳的两端面中间各有一圈环形凹槽2,其中有两个相临的扇形单元上端设置有进出水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亚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