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5334.7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晨 |
主分类号: | D21B1/12 | 分类号: | D21B1/1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54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秸秆 棉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属于植物秸秆深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玉米获得高产的同时,玉米秸秆的产量也相当之大,年产量达到2.2亿吨之多。玉米秸秆在农村很多,多几年来人们都没有充分利用,过去,秸秆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饲料、生活燃料或积沤肥料,每到秋冬之交,玉米秸秆焚烧污染空气往往成为众矢之的,这种处理方式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其实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秸秆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研究课题。玉米秸秆是由秸皮、秸穰和秸叶构成的。秸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素,秸穰中含有大量的半纤维素、淀粉和少量蛋白成分,秸叶主要由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物质组成。目前,秸皮作为纤维原料在造纸工业中得以应用,特别是玉米秸秆皮穰分离机的发明,在大规模玉米秸秆制浆工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们传统地认为玉米秸穰作为饲料和用于发酵酒精是发挥其价值的有效方式,至于秸穰的应用却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玉米秸穰低成本生产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的工艺流程有
玉米秸秆皮穰分离→秸穰干燥→秸穰粉碎→纤维分离→蒸汽处理。
上述制造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
1、玉米秸秆皮穰分离:将玉米秸秆送入皮禳分离机进行皮禳分离,获取秸穰。
2、秸穰干燥:采用烘干机对分离的秸穰进行干燥,烘干温度控制在70-80℃,烘干时间为1-2分钟;或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干燥后秸穰含水量要求不超过2%。
3、秸穰粉碎:采用粉碎机对干燥后的秸穰进行粉碎,控制粉碎时间为15-20分钟,秸穰中的薄壁组织同散生于其内的维管束组织实现完全分离。
4、纤维分离:经过粉碎机粉碎后,秸穰中的薄壁组织同维管束组织已经完全分离,由于维管束组织的比重大于薄壁组织,利用重力分选塔,将薄壁组织从塔顶送出,维管束组织从塔的下部流出。
5、蒸汽处理:经过分离后的粉状薄壁组织送入蒸汽塔内进行高温处理,温度控制在80-120℃,高温处理时间8-12分钟,薄壁组织通过高温完成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成为棉絮状的玉米秸秆棉。
经过蒸汽处理的棉絮状的玉米秸秆棉其支撑力、张力比较差,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按照玉米秸秆棉重量比加入0.8-1.2%的热熔胶粉或热熔胶纤维,经热熔机加热至80-90℃,形成热熔胶棉,极大的增强了其支撑力和张力,从而拓展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整个加工过程所用设备投入少,设备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所生产的玉米秸秆棉具有成本低、用途广等优点,可用于制作尿不湿、卫生巾、香烟滤嘴、缓冲包装材料、一次性餐盒和纸杯等,具有绿色环保、变废为宝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其工艺流程为:
玉米秸秆皮穰分离→秸穰干燥→秸穰粉碎→纤维分离→蒸汽处理。
具体步骤包括:
1、玉米秸秆皮穰分离:将玉米秸秆送入皮禳分离机进行皮禳分离,获取秸穰。
2、秸穰干燥:采用烘干机对分离的秸穰进行干燥,烘干温度控制在75℃,烘干时间为1.5分钟,烘干后秸穰含水量为1.8%。
3、秸穰粉碎:采用刀式粉碎机对干燥后的秸穰进行粉碎,粉碎时间为16分钟,使秸穰中的薄壁组织同散生于其内的维管束组织实现完全分离。
4、纤维分离:经过粉碎机粉碎后,秸穰中的薄壁组织同维管束组织已经完全分离,由于维管束组织的比重大于薄壁组织,利用重力分选塔,将薄壁组织从塔顶送出,维管束组织从塔的下部流出。
与重力分选塔配套的风机功率为2千瓦。
5、蒸汽处理:经过分离后的粉状薄壁组织送入蒸汽塔内进行高温处理,温度控制在100℃,高温处理时间10分钟,薄壁组织通过高温完成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成为棉絮状的玉米秸秆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玉米秸秆棉制造工艺,其工艺流程为:
玉米秸秆皮穰分离→秸穰干燥→秸穰粉碎→纤维分离→蒸汽处理。
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晨,未经刘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