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体、结构体的形成方法、结构体形成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4764.7 申请日: 2007-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81065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汤浅义之;竹之内健 申请(专利权)人: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2B5/18 分类号: G02B5/1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雒运朴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结构 形成 方法 体形 装置
【说明书】: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7年04月12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780012511.3(国际申请号PCT/JP2007/058048)的、发明名称为“结构体、结构体的形成方法、结构体形成装置、结构色以及衍射光读取方法和真伪判断方法”的国际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日期为2008年10月07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利用衍射·干涉等光学现象的光控制性能的结构体、该结构体的形成方法、实行该形成方法的结构体形成装置、该结构体体现的结构色和/或衍射光的读取方法、以及采用该结构体的真伪判断方法,尤其涉及通过在物质内部形成空隙部且在该空隙部的界面上形成周期结构来体现结构色而能够防止不正当再利用、且真伪判断方法容易的、并形成具有防伪效果标记的结构体、结构体的形成方法、结构体形成装置、结构色和/或衍射光读取方法、以及真伪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根据可循环和环境适应性的观点,采用染料物质的化学发色越来越不被人们看好。因此,利用根据微细结构形成的光衍射、干涉等现象而发色的结构色作为替换技术变得重要。

作为导致形成该结构色的原因,可列举出薄膜干涉、多层膜干涉、光散射现象、衍射光栅、光子晶体等。

这样的结构色通过人工得以体现是困难的,工业上实用化的例子还不多。

作为少数事例之一,提出了例如通过光照射形成微细周期结构而使结构色体现的方法。

该通过光照射形成微细周期结构的方法,例如是LIPS(激光诱导周期结构)(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其是通过激光照射在物质表面上自组织形成的微细周期结构。

而且,作为其它例子,例如公开有由飞秒激光在玻璃内部写入衍射光栅的技术。(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

非专利文献1:Sylvain Lazare著[Large scale excimer laser production ofsubmicron periodic structures on polymer surface]Applied surface Science69(1993)31-37 North-Holland

非专利文献2:レ一ザ協会誌 第30卷第2号 細野秀雄、河村賢一著[フエムト秒レ-ザと透明物質との相互作用:キシングルパルス干涉による透明物質ヘの周期ナノ槽造の加工]レ一ザ協会、2005年5月、p.7-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结构色在工业实用化的必要条件中,可列举具有对于造成发色损害的创伤和污染的耐抗性、高发色效率、低成本制造这三点,满足这些条件是不容易的。

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是在物质的表面生成微细周期结构的技术,但是存在该表面所形成的周期结构不具有对造成光衍射进而发色性弱的创伤和污染的耐抗性的问题。

相对于此,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由于在玻璃的内部写入衍射光栅,因此不存在对创伤性等的耐抗性的问题。其中,由于激光每次照射只能在一个部位形成,因此,要装饰大范围时非常耗时,具有生产性的问题。

在商业交易中从维持交易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观点出发应当严守商品是真品。但是不能杜绝复制模仿的伪造品在真品中趁机流通,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如果伪造品流通,则不但真品制造者的收益下降,而且粗糙的伪造品使消费者怀有不信任。因此,企业形象下降,换言之,引起商标作用力的损失。

为了防止受到伪造品的伤害,要进行实施识别对象物是真品还是伪造品的处理。该处理中的一种是防伪标签。其是将难以伪造的物品安装在对象物上作为真品的证明,作为其一例,具有形成有由浮雕型全息图形成的全息贴图(也称全息封条)(例如,参见特开平JP6-059612号公报,专利第3546975号公报)。

全息封条的制作中需要高度的光学设计技术,需要复杂的材料结构和高价的原版等,因此伪造困难。由于该困难性而具有防伪效果、且由于独特的色调能够一眼即可识别、并仅通过粘贴就能良好的安装,因此被广泛利用。

但是,全息封条的缺点是能够从原对象物中容易地剥离,并可能贴到其他的对象物上再利用。就全息封条而言,由于所粘贴的就意味着真品,因此如果将所剥离的真品的封条粘贴在伪造品上,则不能识别伪造品。

针对于此,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全息封条,在封条内层设置了剥离层,采用了故意剥离时封条自身破坏的结构。由此,能够阻止剥离后的再利用。但是,因此具有材料结构和制造技术变得复杂,成本上升的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