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4704.5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电力公司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48;A61P1/04;A61P1/14;A61P1/00;A61P11/04;A61P35/00;A61P1/10;A61P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胃 疾病 中药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社会各界人士中患胃炎、肠炎、结肠炎、食道炎者很多,肠胃疾病多与饮食失节、情志不调、脾胃素虚、感受寒邪等有关。各种原因均致脾胃受纳失职,运化不利,气滞于中焦,水湿内停、日久化热伤阴,久病入络,终致郁热阴伤,气滞湿阻络淤,临床表现胃痛胀满,嗳气反酸,大便溏薄等。
虽然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很多,但是治肠不治胃,治胃不治肠。因此,疗效就有所折扣,很多都是每服一种胃药或肠药时初服见效,久服无效。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单纯治胃,单纯治肠违背中医的整体观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本发明主治急、慢性胃炎,可以健胃消食、化湿醒脾、清三焦郁火,副作用小。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按重量份由以下中药组成:
炒莱菔子 40~80 鸡内金 20~40
干姜 20~40 清半夏 10~30
毕茇 15~35 五味子 5~15
黄连 10~30 大黄 10~30
槟榔 5~15 黄芩 10~20
赤芍 5~15 白芍 5~15
丹皮 5~15 桃仁 5~15
白牵牛子 5~15 黑牵牛子 5~15。
优选的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按重量份由以下中药组成:
炒莱菔子 60 鸡内金 30
干姜 30 清半夏 20
毕茇 25 五味子 10
黄连 20 大黄 20
槟榔 10 黄芩 15
赤芍 10 白芍 10
丹皮 10 桃仁 10
白牵牛子 10 黑牵牛子10。
将上述药材粉碎过100目筛,装入0号胶囊。
上述配方中:炒莱菔子有消食除胀,祛痰行气,清除肠胃积热,消除炎症的功效;黄连、 黄芩、 大黄、 半夏、 干姜合用取泻心汤、 小半夏汤意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温胃止呕。据现代研究:黄连、 黄芩、 大黄、 槟榔对幽门螺旋杆菌有高效抑杀作用。方中黄芩清泄上焦之火;黄连清泄中焦之火;槟榔、 牵牛子既可杀肠胃之虫又可清下焦之湿热。合而用之可清三焦郁火。大队清热药中用干姜、 荜茇以防热遏冰伏。五味子固摄以缓大黄、 牵牛子峻烈之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主治急、慢性胃炎,并且对于急、慢性食道炎,咽炎、结肠炎、预防食道肿瘤等症状也有显著疗效,本发明中药可以健胃消食、化湿醒脾、清三焦郁火。可以减轻吞酸、嘈杂、食滞纳呆、便少、便秘、呕吐痰延诸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按重量份由以下中药组成:
炒莱菔子 60 鸡内金 30
干姜 30 清半夏 20
毕茇 25 五味子 10
黄连 20 大黄 20
槟榔 10 黄芩 15
赤芍 10 白芍 10
丹皮 10 桃仁 10
白牵牛子 10 黑牵牛子10。
将上述药材粉碎过100目筛,装入0号胶囊。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按重量份由以下中药组成:
炒莱菔子80 鸡内金40
干姜40 清半夏30
毕茇35 五味子15
黄连30 大黄30
槟榔 5 黄芩 10
赤芍 5 白芍 5
丹皮 5 桃仁 5
白牵牛子 5 黑牵牛子 5。
将上述药材粉碎过100目筛,装入0号胶囊。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胶囊,按重量份由以下中药组成:
炒莱菔子 40 鸡内金 20
干姜 20 清半夏 10
毕茇 15 五味子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电力公司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未经河北省电力公司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板机
- 下一篇:移动电源自动调节匹配输出电压的电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