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4688.X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香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隔离 型光伏 并网 逆变器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photovoltaic,简称PV),发电系统通常由电池板阵列和功率变换部分(逆变器)组成,逆变器完成电池板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和进网电流控制。在逆变器和电网之间放置低频隔离变压器来实现电网和PV电气隔离,保证人身安全,同时可以提供电压匹配和进网电流直流分量抑制。但是,低频变压器增加了体积,质量和成本,降低了变换效率。在PV系统的前级插入高频变压器是一种替代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积,质量和成本,却使得功率变换更复杂,对系统效率没有明显改进。
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结构不含变压器(高频和低频),拥有变换效率高,体积、重量和成本低的优势。但是,变压器的消除使得PV和电网有了电气连接,共模电流可能会大幅增加,带来安全隐患。
然而,在现有解决共模电流大带来的安全隐患的的方案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如果直接用共模电感对共模电流进行抑制,将其压到标准以下,则需要的电感量很大,会导致共模电感体积过大,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三相全桥电路和滤波电路;
所述三相全桥电路并联于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两极板间相连,所述三相全桥电路中点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
所述滤波电路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负极板相连。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将所述滤波电路另一端接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负极板,即旁路电容(即滤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将共模电流从电路内部引回直流侧,避免了共模电流通过电池板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避免了漏电流超标,从而使得本发明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提高可靠性,降低安全隐患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变换部分;光伏发电系统中还包含有CP1与CP2;所述CP1与CP2为太阳能极板对地的寄生电容。该寄生电容,太阳能极板与三相全桥电路,滤波电路,电网形成共模电流回路;所述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三相全桥电路和滤波电路;
所述三相全桥电路并联于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两极板间(即PV+与PV-之间)相连,所述三相全桥电路中点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
所述滤波电路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负极板相连。
需要注意的是,该逆变器,还可以包括:共模电感Lc;所述共模电感Lc连接在所述三相全桥电路中点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
基于以上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通过旁路电容(即滤波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将共模电流从电路内部引回直流侧,避免了共模电流通过电池板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避免了漏电流超标。具体实现电路如下:所述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三相全桥电路和滤波电路;
所述三相全桥电路包括:晶体管S1、晶体管S2、晶体管S3、晶体管S4、晶体管S5、晶体管S6;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感L1、滤波电感L2、滤波电感L3和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滤波电容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间断电源拓扑电路
- 下一篇:一种风电场储能装置充放电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