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54378.8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宽昭;向山聪;荒木宗也;坪井寿宪;三宅秀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诸如电视设备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在已有需求要更薄更轻的显示器,例如以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和电泳型显示器等为代表的显示器。在普通显示器中,诸如前框体(bezel)或顶机壳的位于显示表面一侧上的正面机箱与诸如后机壳的位于背面侧上的背面机箱通过螺丝等紧固到彼此,显示面板被容纳在正面机箱与背面机箱之间(例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54718号)。
近年来,显示面板与电子元件的技术进步已经改善了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的外观的可设计性。不过为了进一步的改善,需要减小显示器厚度及使框架变窄。然而,在当前可获得的显示器中,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54718号中,容纳液晶面板的正面机箱和背面机箱被用螺丝等紧固到彼此,因此必须在显示区域周围的框架区域提供螺丝紧固区域,妨碍框架变窄。
现在需要提供一种使框架能变窄的显示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正面上的正面构件,所述正面构件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部、或周边部与其他部分;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面的背面构件,所述背面构件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或所述背面与其他部分;以及将所述背面构件与所述正面构件粘附于彼此的粘附部,所述粘附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
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显示器中,覆盖显示面板正面上的周边部的正面构件和覆盖显示面板背面的背面构件通过粘附部粘附到彼此,因此可减小用于在正面构件与背面构件之间连接的区域。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所述显示器,将显示面板夹在其间的正面构件和背面构件被粘附部粘附到彼此。因此,用于将正面构件和背面构件连接到彼此的区域被减小。换句话说,可减小显示器的框架区域。
应理解上述一般描述与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都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技术的更多解释。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为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解释,这些附图并入本说明书并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与说明书一起说明实施例并起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的作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构造的剖面图示。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显示器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构造的剖面图示。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构造的剖面图示。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构造的剖面图示。
图6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一例的显示器构造的剖面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以下列次序详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其中前框体与后机壳以密封剂粘附到彼此)
2.第二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其中前框体与后板通过顶机壳与中间机壳连接到彼此)
3.第三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其中前玻璃与后板以密封剂粘附到彼此)
4.第四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其中导光板用作背面构件)
[1.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器(显示器1)剖面构造的图示,图2是示出显示器1整体构造的分解透视图。显示器1是例如用作电视设备的液晶显示器。该显示器1有这样的构造:其中,背光单元容纳在机箱20内,所述机箱20包括前框体21(正面构件)与后机壳22(背面构件);所述背光单元包括显示面板10、光学片16、导光板17和光源18等;所述前框体21与所述后机壳22通过粘附部23粘附到彼此。在所述导光板17的一个端面上,设置多个LED作为光源18,从此光源18发出的光经导光板17照亮显示面板10,并被朝前框体21提取作为显示光。
显示面板10显示图像,例如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所述显示面板10比如是在两个基板即TFT基板12与CF基板14之间具有液晶层13的液晶显示面板。另外,允许特定方向上的偏振光从其通过的偏振板11与15分别设置在TFT基板12的表面(正面(显示面))与CF基板14的表面(背面)上,所述表面与设置液晶层13的表面相反。
TFT基板12通过,例如,在玻璃基板上将多个像素电极(未示出)布置成矩阵而构成。此TFT基板12设置有驱动各个像素电极的TFT(薄膜晶体管)器件和连接到这些TFT器件的栅极线和源极线等(均未示出)。像素电极由例如透明的导电材料诸如ITO(铟锡氧化物)制成,并且在玻璃基板上被各自设置用于每个子像素(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