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幕解锁方法、锁屏方法及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4196.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俊;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解锁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界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屏幕解锁方法和锁屏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省电和保护屏幕,电脑和手机等终端经常需要锁屏,当用户需要操作终端时,先进行屏幕解锁,然后进行操作。现有的屏幕解锁方法有:
1)输入事件
当有事件输入时(通常是按键),终端屏幕解锁,显示用户界面(UI)。
2)输入密码
用户输入密码,解锁,显示UI。
3)屏幕连线
对屏幕上的几个固定点进行连线,若连线与初始设置相同,则解锁;否则不进行解锁。
4)拖动图片
将锁屏界面上的某个图片拖到固定位置。
现有这些方法都需要用户进行按键或触摸屏幕,这一方面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频繁地进行按键和触摸屏幕操作,不但会对按键和触摸屏带来较大的磨损,而且,一旦按键或屏幕损坏将导致无法对屏幕解锁,从而影响终端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和终端,以在无需进行按键和触摸屏幕的情况下,对屏幕进行解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锁屏方法和终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取消终端的屏幕锁屏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锁屏方法和终端,以在无需进行按键和触摸屏幕的情况下,快速对屏幕进行锁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包括:
当终端的屏幕处于锁屏状态时,对终端姿态所发生的变化或终端所处的姿态进行感知;
根据感知结果判断解锁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对终端的屏幕进行解锁。
较佳地,可以通过终端中内置的感知硬件进行所述感知,所述感知硬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当感知硬件感知到终端姿态发生预先设置的变化时或感知到终端稳定地处于预先设置的姿态时,判定解锁条件满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感知硬件、感知驱动、操作系统和解锁应用程序,其中:
感知硬件用于在终端的屏幕处于锁屏状态时,对终端姿态所发生的变化或终端所处的姿态进行感知,并将相应的硬件信号发送给感知驱动;
感知驱动用于将接收自感知硬件的硬件信号转化成解锁应用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将数据携带于感知事件中上报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根据解锁应用程序的调用将感知驱动上报的感知事件发送给所述解锁应用程序;
解锁应用程序用于根据感知事件中的数据判断解锁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对终端的屏幕进行解锁。
较佳地,所述感知硬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当根据感知事件中的数据判定终端姿态发生预先设置的变化时或判定终端稳定地处于预先设置的姿态时,解锁应用程序判定解锁条件满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锁屏方法,包括:
当终端的屏幕处于解锁状态时,对终端所处的姿态进行感知;
根据感知结果判断取消锁屏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取消终端的自动锁屏功能,否则,恢复终端的自动锁屏功能。
较佳地,通过终端中内置的感知硬件进行所述感知,所述感知硬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当感知硬件感知到终端稳定地处于预先设置的姿态时,判定取消锁屏条件满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感知硬件、感知驱动、操作系统和锁屏应用程序,其中:
感知硬件用于在终端的屏幕处于解锁状态时,对终端所处的姿态进行感知,并将相应的硬件信号发送给感知驱动;
感知驱动用于将接收自感知硬件的硬件信号转化成锁屏应用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将数据携带于感知事件中上报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根据锁屏应用程序的调用将感知驱动上报的感知事件发送给所述锁屏应用程序;
锁屏应用程序用于根据感知事件中的数据判断取消锁屏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取消终端的自动锁屏功能,否则,恢复终端的自动锁屏功能。
较佳地,所述感知硬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当根据感知事件中的数据判定终端稳定地处于预先设置的姿态时,锁屏应用程序判定取消锁屏条件满足。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锁屏方法,包括:
当终端的屏幕处于解锁状态时,对终端姿态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感知;
根据感知结果判断锁屏条件是否满足,在满足时,对终端的屏幕进行锁屏。
较佳地,可以通过终端中内置的感知硬件进行所述感知,所述感知硬件包括:重力传感器和/或陀螺仪;当感知硬件感知到终端姿态发生预先设置的变化时,判定锁屏条件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器单元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透过率超白压花玻璃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