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陶工艺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4038.5 申请日: 2012-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271846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苏兆起 申请(专利权)人: 苏兆起
主分类号: C04B33/00 分类号: C04B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8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黑陶 工艺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陶工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陶泥工艺品泥质多为淤泥性质,烧制后质地较软,怕水、黑色两三年内就褪去,雕刻烧制后无光泽度。究其原因在于很多生产厂家缺乏练泥工艺,直接将所进陶土球磨、真空甩干后加工,致使产品出现以上缺点。

专利号2004100504870的一种黑陶工艺品及制备方法,是利用长白山的页岩土及低温黏土为主要原料,利用长白山的页岩土及低温黏土均匀混合,经球磨、陈腐、练泥、拉坯、打磨、雕刻有镂空、浮雕、线刻、影调,烧成利用木材作燃料,采用还原焰烧原理,窑内温度1000℃-1100℃,使陶土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被木炭还原生成黑色的氧化铁,时间为24小时,即是黑陶工艺品通体黑色的成因。该烧制方法一是使得黑陶色泽不正,呈灰黑色;二是烧制温度在1000℃-1100℃,木材资源严重浪费。

专利号2006100691255的一种制造黑陶的简便方法。其利用各种未上釉的陶器成品为毛坯,沥青为着色剂,将沥青放入锅中加热至180-200℃,使之变成稀液状;将未上釉的陶器加热到205-300℃的窑炉中,保温1-2小时热处理后,使沥青碳化并渗透进入陶器表层,冷却后既得表面漆黑的黑陶制品。色泽纯净,耐腐蚀,不龟裂。该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就是烧制时沥青呈液态,沥青异味和沥青液化时的可溶性物质不易去掉,影响黑陶的质量,烧制温度不够,泡水后破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烧制时间短,烧制后质地较硬,色泽均匀、漆黑光亮的一种黑陶工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黑陶的制备方法:

1、选取坯料是黄粘土粉碎-沉淀-挤泥-发酵最终得到黑陶泥。

2、将黑陶原料进行成型加工:坯体经阴干→修型→抛光→绘画→雕刻→再次抛光→阴干后对坯体进行表面处理。

3、将坯体放入黑陶烧制专用窑体内烧制:经过予热→加温→降温→拉烟→封窑→润窑即可。

所述制备方法1陶泥粉碎100目后通过搅拌机进入沉泥池,取其沉淀上层,然后把粉碎的干泥分和沉淀的陶泥按2∶1的比例混分后通过3遍挤泥机,最后封上薄膜醒3天后即可使用。

所述制备方法2将黑陶原料进行成型加工:是将黑陶原料制成所需要形状的坯体;将坯体经阴干→修型→抛光→绘画→雕刻→再次抛光→阴干后对坯体进行表面处理。

所述制备方法3将坯体放入黑陶烧制专用窑体内烧制:予热→加温→降温→拉烟→封窑→润窑即可。

a予热:装窑后,点火,保持细火慢烧,逐步提高温度,予热24小时,温度控制在500度以下。

b加温,经过予热后,再用旺火使温度达到900-1000度,持续2个小时。

c降温,然后盖上窑盖,一般2个小时以后温度会降至600-700度。

d拉烟,此时再放入大量的松毛,因窑盖已盖住,所以松毛会拉出浓烟。

e封窑,然后把窑口封住,让烟留在窑内,通过渗碳形成黑陶(观赏性黑陶至此工艺结束,等6小时后出窑即可;实用性黑陶最后通过烟筒放入水就可进行润窑,润窑需要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烧制成的黑陶工艺品,烧制时,坯体表面和内部均能均匀碳化,呈现黑色,细通道有利咽碳渗入,从而使黑陶工艺品从内到外漆黑光亮,颜色自然光洁不退色,并且不会有沥青的异味和杂质。此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烧制时间缩短,既节省了能源,又节省了人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黑陶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选取坯料是黄粘土粉碎→沉淀→挤泥→发酵最终得到黑陶泥;陶泥粉碎100目后通过搅拌机进入沉泥池,取其沉淀上层,然后把粉碎的干泥分和沉淀的陶泥按2∶1的比例混分后通过3遍挤泥机,最后封上薄膜醒3天后即可使用。

第二步:将黑陶原料进行成型加工:坯体经阴干→修型→抛光→绘画→雕刻→再次抛光→阴干后对坯体进行表面处理。

第三步:将坯体放入黑陶烧制专用窑体内烧制:经过予热→加温→降温→拉烟→封窑→润窑即可。

a予热:装窑后,点火,保持细火慢烧,逐步提高温度,予热2-4小时,温度控制在500度以下。

b加温,经过予热后,再用旺火使温度达到900-1000度,持续2个小时。

c降温,然后盖上窑盖,一般2个小时以后温度会降至600-700度。

d拉烟,此时再放入大量的松毛,因窑盖已盖住,所以松毛会拉出浓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兆起,未经苏兆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