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棱镜粘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3872.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咏;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8 | 分类号: | G02B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粘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是涉及粘合棱镜的棱镜粘合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分束(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棱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应用在投影仪、摄像机等设备中。
偏振分束棱镜一般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棱镜粘合而成。通常,黏合棱镜的传统粘合方式为手工粘合方式,由于粘合棱镜的过程较为繁琐,易造成棱镜外观不良、粘合不到位及粘合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棱镜粘合过程中所造成的棱镜外观不良、粘合不到位及粘合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棱镜粘合装置。
一种棱镜粘合装置,包括基台及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粘合治具,所述粘合治具包括第一治具部及可相对所述第一治具部分离及合拢的第二治具部,所述第一治具部具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治具部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治具部与第二治具部合拢后,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所构成的整体形状与粘合后棱镜形状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底部具有两侧边以及与所述两侧边相连接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部具有两侧边以及与所述两侧边相连接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及所述第二沟槽用于容置所述粘合后棱镜的棱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沟槽或所述第二沟槽为矩形沟槽、C形沟槽或U形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两侧边或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两侧边的夹角为89~91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两侧边或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两侧边的夹角为9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陷部或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表层设有缓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台上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治具部或所述第二治具部进行固定的定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台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一治具部或所述第二治具部在所述滑道上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度或30度。
由上可知,上述的棱镜粘合装置,通过采用粘合治具的第一治具部与第二治具部对棱镜进行粘合,粘合过程不繁琐,易实现,从而可以避免因粘合繁琐所导致的棱镜外观不良、粘合不到位及粘合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棱镜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2A、2B绘示了图1所示的棱镜粘合装置粘合棱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绘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棱镜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棱镜粘合装置100包括基台110、含第一治具部120及第二治具部130并设置在基台110上的粘合治具。其中,第二治具部130可相对第一治具部120分离及合拢,且,第二治具部130与第一治具部120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但也可以不完全相同,比如第二治具部130相对于第一治具部120较小些。
如图1所示,第一治具部120具有第一凹陷部122,第一凹陷部122具有两侧边122a、122b;第二治具部130具有第二凹陷部132,第二凹陷部132具有两侧边132a、132b。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治具部120与第二治具部130合拢后,则,此时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所构成的整体形状与粘合后棱镜形状相匹配。需说明的是,这里的“相匹配”,既可以指当第一治具部120与第二治具部130合拢后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所构成的整体形状与粘合后棱镜形状完全相同,也可以指当第一治具部120与第二治具部130合拢后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132所构成的整体形状大于粘合后棱镜形状。如,第一凹陷部122的侧边122a或122b的长度大于棱镜的侧边的长度;或者,第二凹陷部132的侧边132a或132b的长度大于棱镜的侧边的长度,但是,第一凹陷部122的两侧边122a、122b及第二凹陷部132的两侧边132a、132b必须与棱镜的侧边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射式分光光栅及干涉光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