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钢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3819.2 | 申请日: | 2012-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涛;彭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辊轧成型学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S1/04 | 分类号: | F16S1/04;B32B15/18;B32B15/04;B21B1/38;B21B4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6***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板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钛钢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候钢底板层(10)、钛复合层(20),所述钛复合层(20)复合于所述耐候钢底板层(10)的单面或双面上,所述钛复合层(20)的外露表面为钛的氧化层(30),所述钛复合层(20)与所述耐候钢底板层(10)通过热态轧制过程复合成为一体,所述钛复合层(20)与所述耐候钢底板层(10)之间的复合界面为金属键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钢复合板材的厚度为0.5~5.5mm,其中每层所述钛复合层(20)的厚度为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钢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的氧化层(30)的表面透明;所述钛复合层(20)复合于所述耐候钢底板层(10)的单面上时,所述耐候钢底板层(10)的外露表面为钢的氧化层(40),所述钢的氧化层(40)采取发蓝或发黑处理。
4.一种钛钢复合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准备两块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规格分别相同的耐候钢板(1)及两块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规格分别相同的钛板(2);
(b)界面处理:首先,对两块所述耐候钢板(1)及两块所述钛板(2)的非结合板面进行钝化处理,以形成表面钝化层;然后,对两块所述耐候钢板(1)及两块所述钛板(2)的待结合板面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以去除其表面氧化层;
(c)组坯:分别将所述耐候钢板(1)及所述钛板(2)经活化处理后的板面两两对靠在一起,再将两块所述钛板(2)经表面钝化处理的板面对靠在一起,形成两块所述耐候钢板(1)位于外层及两块所述钛板(2)位于内层的四层板料对称叠合状态;
(d)焊接:用压力机将结合界面间的空气尽可能的排出后,再对相邻的对靠在一起的所述耐候钢板(1)与所述钛板(2)以及对靠在一起的两块所述钛板(2)之间的板面边缘处进行焊接固定;
(e)加热:对上述固定在一起的四层板料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均匀达到750~900℃高温;
(f)热轧:采用中厚板热轧机或炉卷轧机对上述经加热后的四层板料进行多道次热轧,总压下量≥70%,使经活化处理后的所述耐候钢板(1)的表面与所述钛板(2)的表面形成机械热压合;
(g)热扩散处理:对热轧后的板料进行扩散退火处理,使机械热压合界面达到热扩散焊合;
(h)精整:将板料的边缘切除,去掉步骤(d)中焊接的部分,将两块所述钛板(2)的经表面钝化处理的板面分离,形成两块钛钢复合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辊轧成型学会有限公司,未经国际辊轧成型学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8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