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无缝圆筒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2962.X | 申请日: | 2012-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和;杨广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1/02 | 分类号: | B29C4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 地址: | 042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无缝 圆筒 及其 制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塑料无缝圆筒的制造及应用。
背景技术
塑料无缝圆筒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吹塑法、挤出法、注塑法等。
注塑法只能制作长度有限,厚度一般超过0.5mm厚的圆筒,而且这种方法制造的圆筒因为脱模缘故,必须有一定的脱模角度;
挤出法可以制作无限长度的圆筒,但是圆筒的厚度一般超过0.5mm;
吹塑法可以挤出0.1mm以下,甚至更薄的薄膜,但是只能用于吹塑柔韧性的可塑性塑料。
以上几种办法都只能制作热塑性的薄壁无缝圆筒。
但是有些领域,需要用到耐温度比较高的无缝薄壁圆筒,比如热固性的聚酰亚胺塑料就会应用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需要热定影的定影装置上。这一类的薄壁无缝圆筒是以高耐热、高强度的聚酰亚胺为基材,以不粘材料为表层的。采用以上通用的方法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制造热固性塑料无缝圆筒的办法;通过这种办法,可以制造厚度为10微米至2mm之间任意厚度的圆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首先在圆筒1内壁涂上不粘涂层2并烧结牢固,形成圆筒3。
圆筒1可以为金属及其合金、陶瓷材料组成。
不粘涂层可以为单涂层,也可以为多涂层。其中特别是面层2-1优选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为了增加不粘涂层2的牢固程度,在面层2-1和圆筒1之间,可以涂一层底涂2-2。
其次在圆筒3内壁成型一层液态材料4,让其干燥之后,形成一个无缝圆筒5,再把无缝圆筒5从圆筒3上分离下来。
上述成型液态材料,更详细的介绍为:首先将足够的液态或者膏状材料涂抹在圆筒3一端内壁,然后垂直放置(涂有液态或者膏状材料的一端在上部),再将一个合适直径的圆球6从放在上部端口,让其自由落下,就会在圆筒内壁形成均匀的一层液态或者膏状材料。
本成型方法中,液态或者膏状材料的粘度一般在20000厘泊至300000厘泊之间,优选80000厘泊至150000厘泊。
圆球6材质可以选用金属及其合金、陶瓷材料、塑料等各种材质。一般要求圆球密度大于2×103kg/m3,优选大于6×103kg/m3至12×103kg/m3。
其次,将已经挂好液态或者膏状材料4的圆筒3在干燥。根据材料不同,干燥的温度也有所不同。干燥的目的是使成型的液态或者膏状材料失去流动性,并能从圆筒3上顺利剥离,形成无缝圆筒5。
圆球6的直径D1与无缝圆筒5厚度(H)之间的关系
H=k×(d1-D1)×V%
其中,d1----圆筒3的内径,
K----与树脂粘度、圆球密度相关的常数,
V%----液态或者膏状材料4中不挥发份的体积百分比
本发明在干燥中,将挂好液态或者膏状材料的圆筒3放置水平并使其旋转并同时加热干燥,以防止液态或者膏状材料流挂。特别指出的是,将挂好液态或者膏状材料4的圆筒3放在旋转排辊上,依靠摩擦力使其旋转,能够克服流挂现象。圆筒3的转速一般在5-200rpm,优选在20-60rpm。
加热方式可以采用热辐射加热,也可以采用热风加热。优选使用定向风嘴,从圆筒3内部加热。
圆筒3内壁涂有的不粘材料能促进无缝圆筒5能从圆筒3上顺利剥离。
对于含有溶剂的树脂体系,将取出的树脂无缝圆筒5套在合适的圆柱上,再将其以合适的程序升温至树脂的固化温度,处理一定的时间,使其完全包裹在圆柱上,并挥发掉所有的溶剂和小分子,形成树脂无缝圆筒7。
为了降低树脂圆筒7的内应力和保证其形状,圆柱直径D2与树脂无缝圆筒5的直径d1之间应该保持如下关系:
(1-0.8ε)<D2/d1<(1-0.9ε),其中ε为树脂圆筒7在自由状态下加热后的收缩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