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438.2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莫越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7D333/50;C09K11/06;H01L51/00;G02F1/3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噻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是烷基链;n为≥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6~C20的长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6H13、C8H17、C10H21、C12H25、C16H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下列结构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6-二溴菲醌和硫代二乙酸甲酯反应,得到6,9-二溴菲并噻吩;通过Miyaura反应再将6,9-二溴菲并噻吩转化为相应的硼酸酯,将6,9-二溴菲并噻吩和它的硼酸酯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6,9-菲并噻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9-二溴菲醌通过Suzuki或者Yamamoto方法聚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聚6,9-菲并噻吩应用于电致发光、光伏电池、非线性光学和传感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4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靶变量喷雾实验机
- 下一篇:一种磷酸盐高温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