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420.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力;张胜;张刚;常青;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达鑫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串行 传输 存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1)数据的并行写入:接收来自数据缓存的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以比特为分割单位,将接收到的一个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转换为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将转换后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同时分别写入由K个具有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
2)数据的串行读出:读出来自由K个具有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将读出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组装成为一个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将组装后的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发送至数据缓存;
所述步骤1)-2)中,计算机总线宽度假定为但不限于32,K=32×m+r,且m是并行/串行数据流转换的缓冲深度,r是RAID引入的冗余位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通过总线接口接收来自计算机总线的32比特位并行数据;通过数据缓存对接收到的32比特位并行数据进行m次缓冲;通过RAID部件对缓冲后的32×m比特位并行数据生成r比特位冗余校验码;将缓冲后的32×m比特位并行数据与r比特位冗余校验码一起组装形成一个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通过并转串电路将组装形成的一个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转换为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通过数据缓存将转换后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同时分别写入由K个具有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所述步骤2)中,通过数据缓存读出来自由K个具有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通过串转并电路将读出的K个1比特位串行数据流组装形成一个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通过RAID部件对组装形成的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进行检测;检测无误后,通过RAID部件去除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中的r比特位冗余校验码;通过数据缓存将去除r比特位冗余校验码后的K比特位并行数据流缓冲拆解为m个32比特位并行数据;通过总线接口将缓冲拆解后的32比特位并行数据发送至计算机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磁盘或内存或Flash或RAM;所述步骤1)-2)中,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可以是但不限于SATA接口或SAS接口。
4.一种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接口、b-CSC控制器、并转串电路、串转并电路、数据缓存、K个转发处理单元、以及由K个具有SATA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其中,总线接口通过数据缓存分别与并转串电路和串转并电路连接;并转串电路和串转并电路均通过数据缓存与K个转发处理单元连接;K个转发处理单元与K个具有SATA接口的存储器一一对应连接;b-CSC控制器分别与K个转发处理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位的串行传输云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b-CSC控制器和K个转发处理单元可以生成针对由各种具有支持串行访问的接口的存储器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的控制命令和时序,包括但不限于针对由SATA接口或SAS接口组成的存储介质阵列的控制命令和时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达鑫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达鑫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4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值库数据存储中柔性事务管理方法
- 下一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