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厚板的制造方法及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272.4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板 制造 方法 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板厚在轧制材的长边方向上以短的间距(短间距)变化的差厚板的方法、及能够采用该方法的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得到面向机动车用途的冲压成形部件等的轻量化和刚性,而使用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板厚偏差的轧制材即“差厚板”。这样的差厚板存在将两张板焊接而制造的焊接拼板(テ一ラ一ドブランク)和通过轧制等赋予了板厚差的轧制拼板。对于轧制拼板即在长度方向上板厚不同的差厚板来说,通常通过一边在轧制中变更轧制的辊隙一边制造。
然而,上述那样的面向机动车用途的冲压成形部件大多尺寸比较小,且用于这样的冲压成形的差厚板的板厚间距通常为10m以下。即,大多形成为在轧制材的长边方向上板厚在几十m~几m之间发生各种变化的“短间距的差厚板”。
这样的面向机动车用途的差厚板被称为薄板,经过冷轧工序而制造。该差厚板大多薄壁的部分与厚壁的部分的板厚比取得较大值,且冲压成形后的形状精度的要求高,因此作为基础的差厚板需要非常高的板厚精度和板平坦度。
以往,在制造这样的短间距的差厚板的情况下,也采用在短时间内进行工作轧辊的开闭的技术,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工作轧辊的操作难,且产生大的轧制载荷的变动,若不减慢轧制速度,则必然难以制造具有大的板厚差的差厚板。
为了应对上述的状況,开发出各种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对距规定的位置的长度进行追踪,来改变压下量,从而变更长边方向的板厚来制造差厚板。
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轧制方法,其对金属带材进行柔性轧制,在轧制过程期间,使金属带材通过在两个作业轧辊之间形成的轧制间隙,且在轧制过程的期间,根据目的而使轧制间隙变化,从而在整个金属带材的长度上实现不同的带材厚度,其中,在每次对轧制间隙进行调节的期间或刚调节之后,与调节后的轧制间隙相关联来对作业轧辊的中弧线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金属带材的平坦性。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如下方法,即,在工作轧辊上设置多个凸轮形状的部分,并且将该凸轮部作为偏芯辊使用,来对轧制材赋予差厚。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4公开一种板厚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热轧来制造板厚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钢板时,对长边方向上不同的板厚赋予按预定轧制的部分确定的规定的温度分布,之后以形成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板厚的部分的方式进行轧制。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32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79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5-24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20404号公报
为了高精度且高速地制造短间距的差厚板,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点。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在追踪精度的问题上,长边方向的尺寸的精度欠缺,并且为了制造更大的差厚而需要提高辊隙的升降速度的响应性,因此不可否认可能成为非常高价的轧制设备,或者进行生产率低的低速下的轧制。同样,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无法避开辊隙的升降速度的响应性的问题而实现。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使用偏芯辊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板尺寸由辊形状决定,因此具有即使在高速轧制下尺寸精度也不降低的优点,但是当考虑到制造宽幅·硬材质的差厚板时,在板厚薄的部分(压下量大的部位)产生大的载荷的可能性大。因此,例如产生轧制中在工作轧辊上产生大的挠曲、无法得到所期望的板厚或充分的平坦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4中,对板厚赋予规定的温度分布后,以形成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板厚的方式进行轧制。然而,作为对象的差厚板为面向船舶的厚板,如专利文献4的图2等公开的那样,是轧制材(厚板)的一端的板厚为厚壁且另一端为薄壁那样的具有单纯的板厚分布的差厚板。因此,不能在制造本申请意图的“板厚在薄板的长边方向上以短间距变化的差厚板”时提供有益的技术。即使利用专利文献4的技术,也很难通过冷轧制造板厚精度非常高且也确保了平坦度的短间距差厚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制造板厚在轧制材的长边方向上以非常短的间距(短间距)变化的差厚板的差厚板的制造方法、以及能够制造该差厚板的轧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震橡胶支座
- 下一篇:一种增大提升力臂的移动式垃圾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