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定位装置及具有该弹性定位装置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2132.7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前进;余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定位 装置 具有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性定位装置及具有该弹性定位装置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冲压加工制作工件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定位,对于冲压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件,可以采用三边甚至四边死定位方式,但是这种死定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对于工件的下料尺寸要求较高,一般误差在±0.05mm,因为下料长了会出现卡料,甚至放不下工件;下料短了,定位又会出现偏差,影响工件成形后的精度;而且,即使下料尺寸在精度范围内,员工放料和取料还是很不方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影响产能。
由于三边或四边的死定位方式存在以上弊端,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目前在冲压加工中,对工件的定位一般采用两边定位销开放式定位,但此种定位方式容易造成以下问题:员工在对工件定位时要用力挤压一下工件,保证工件和定位销贴合,劳动强度较高,定位所需时间较长,效率较低;即便员工瞬间保证工件和定位销贴合,但当松手时,由于工件抖动和手的附着力作用工件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位,影响工件成形后的尺寸精度;冲压设备在工作时本身就会有振动,工件离手后由于设备的振动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偏移,影响工件成形后的尺寸精度。
针对以上情况,目前钣金模具急需开发一种对工件的辅助定位装置,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保证在模具对工件的冲压瞬间,工件仍和定位销贴合,确保成形后工件的尺寸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弹性定位装置及具有该弹性定位装置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的定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或定位不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定位装置,用于将工件定位于工作台上,包括:导向装置,固定于工作台上;底座,沿导向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工作台上,底座的下表面与工作台接触,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面;弹性部件,用于使定位面与工件保持贴合,弹性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于底座的弹簧安装座上,第二端与导向装置抵接。
进一步地,底座和导向装置的各滑动配合面的尺寸精度在±0.01mm以内,表面粗糙度在Ra0.6以内。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纵向设置的通孔;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块,导向块包括与通孔滑动配合的导向柱;弹性部件位于通孔内,弹性部件的第一端设置于位于通孔的内壁面上的弹簧安装座上,第二端与导向柱靠近定位面的第一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底座的上表面包括滑动端面,滑动端面与通孔的导向面垂直;导向块还包括位于导向柱外周的凸缘,凸缘包括与滑动端面滑动配合的凸缘下端面。
进一步地,底座的前端还包括导向面,导向面从定位面开始向上并朝向后端倾斜。
进一步地,导向面与定位面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为2°~15°。
进一步地,导向面的尺寸精度在±0.01mm以内,表面粗糙度在Ra0.6以内。
进一步地,导向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导向块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底座的硬度在HRC60以上。
进一步地,底座的定位面的高度为工件厚度的2~3倍。
进一步地,弹性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底座行程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弹性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底座行程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与导向柱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抵接。
进一步地,底座的后端包括螺纹孔,调节装置包括:螺纹件,螺纹件与螺纹孔配合,且螺纹件的前端面与导向柱的第二侧面抵接;螺母,螺纹件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螺母的中心线与底座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L满足以下条件:D<L<H,其中,D为螺母的中心线与螺母的侧面之间的距离,H为螺母的中心线与螺母的两个侧面的交线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下模板和用于将工件定位于下模板上的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包括前述的弹性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下模板具有边框;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设置在边框上;弹性定位装置设置于下模板的边框上,且弹性定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定位销中的至少一个的对侧。
利用本发明的弹性定位装置定位工件时,不需要人工对工件的精准定位,只需要将工件放入预定位置即可,节约了人工定位时间。工件离手之后,弹性部件一方面保持工件与定位面的紧密贴合,另一方面其弹力作用于底座,使底座在工件的推动作用以及导向装置的导向作用下稳定滑动,工件随着底座的位置变化发生自然下滑进入加工位置,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化聚酯膜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内串金属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