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2044.7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涂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都江堰运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鲵 生态 养殖 循环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大鲵有3亿多年的历史,是从水生到陆生过度进化的典型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有“活化石”美称,在研究生物进化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灭绝。目前面临的现实是大鲵生存环境丧失、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利用等,大鲵生存已经遭到严重威胁,导致种群急剧下降,分布区成倍缩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人工繁殖和喂养得到国家的重视,但由于大鲵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大鲵的繁养困难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池和养殖池,所述净化池包括第一净化池和第二净化池,从所述第二净化池流出的循环水通过养殖池的进水口进入养殖池,再通过养殖池排水口排出,从所述养殖池排水口排出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净化池净化后,流经第二净化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养殖池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包括地下水、水库水、山区溪流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地下水在冬天需用冰块降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水温为0~2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的溶氧至少为3.5mg/L。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pH值为6.5~7.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水温为10~23℃。
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水水温为18~22℃。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循环系统的水通过净化池达到净化的目的,净化后的水流入养殖池,再从养殖池流出,养殖池流出的水再通过净化池进行净化,如此循环下去,节约了水资源;此外,在冬天地下水温度高,用冰块降温以达到稳定温度的目的,从而达到仿生态养殖。大鲵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的环境中,水温是影响大鲵摄食的重要因素,因为大鲵是变温动物,随水温的高低,机体的生理代谢随之变化。大鲵在适温范围内,其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在适宜温度和同样的饲料质量条件下,溶氧和酸碱度也起主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池和养殖池,所述净化池包括第一净化池1和第二净化池2,从所述第二净化池2流出的循环水通过养殖池3的进水口进入养殖池3,再通过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从所述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净化池1净化后,流经第二净化池2,所述养殖池3为六个,所述循环水为水库水。
所述循环水水温为10℃,所述循环水溶氧为3.5mg/L,所述循环水pH值为6.5。
实施例2
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池和养殖池,所述净化池包括第一净化池1和第二净化池2,从所述第二净化池2流出的循环水通过养殖池3的进水口进入养殖池3,再通过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从所述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净化池1净化后,流经第二净化池2,所述养殖池3为一个,所述循环水为山区溪流水。
所述循环水水温为22℃,所述循环水溶氧为5mg/L。所述循环水pH值为7.5。
实施例3
一种大鲵仿生态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池和养殖池,所述净化池包括第一净化池1和第二净化池2,从所述第二净化池2流出的循环水通过养殖池3的进水口进入养殖池3,再通过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从所述养殖池3排水口排出的循环水通过第一净化池1净化后,流经第二净化池2,所述养殖池3为十个,所述循环水为地下水,所述地下水用冰块降温至常温。
所述循环水水温为23℃,所述循环水的溶氧为7mg/L,所述循环水pH值为7。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都江堰运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都江堰运杰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粒生产设备
- 下一篇:治疗肺炎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